清溪捕鱼(散笔)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清溪捕鱼(散笔)
 

陈年新事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04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大前天黄昏,我正给廊道边的草卉浇水,隐约听到楼下传来女人的哭声。
      那哭声很低,让我感觉是为了不惊扰四邻,有意地克制。
      哭声带着叙诉。
      直觉让我判断,有人故去了。
      会是谁呢?
      下班回来的家人说:“五楼有个叫陈连君的人死了。花圈上有名字。”
      觉得这名字陌生:“可能是谁的家属吧!”
      “传达室说他们也不认识这个人。”
      “哦!那应该是家属了。”
      大院里总共住了三十五六户,1992年作为福利房分配。两个头、三十二个大小知识分子、一个电工、一个给头开车的司机。平日里,各自闭门造车,户不传声,顶多在公共楼道上照面,寒暄而已,鲜见互相串门的。
      倘若说知识分子直是尊重别人的隐私,那就得加一句“更为了保守自家的隐私”。
      倘若说知识分子只是“自扫门前雪”,那也还得补充“更怕没事找事”。
      我本工人,半路修行,早先虽不懂这些,但自进大观园,便知必要处处小心,事事照样的。
      不须几时,我甚至更:凡不先向我打招呼的,我一概视而不见;出门关门,进门关门,以至于除对门的一家户主的姓名、大概的专业和当年所在的部门,别的就知之为不知,不知不求知。
      然而,就这样,不全是知识分子的我,还是被是知识分子的谁生了非,被受告曰。
      我放在肚子里骂他们个“什么东西”!
      房改了,产权归了个人了,二十年里,两个头、三十二个大小知识分子中没退休的二十几个、升格成科长的原电工,陆续都搬了,住大的商品房去了,所有的产权依然,房子给了儿子的,出租的,空置的。什么也没动的,就剩已经退休的四个知识分子和那个也退休了的司机。
      我们家对门空置,差不多有六年了。
      今年5月中,我从广州回来,就想问个知情的同事好友:“这些年,又有谁走了?”
      见面时,尽顾着说活的,忘了这死的。
      虽然与己无关,但毕竟说不定哪天楼道上寒暄,我还将已故的当在世,请代问好,岂不更失礼?感觉上,少这一事还是多一了解的妥。所以,在网上问了知情领导,得到:是郑的先生,星期一去世,火化安排在星期六。患的是肾病,一直靠透析来维持,很难得郑和他们的儿子陪了整整十年,几乎倾家荡产;儿子因为这样,婚事也误了;单位很好,帮他恢复了公职,做了社保;同事也很好,捐了款。
      总算我是明白了。
      陈郑夫妻住我们的下一层对过。
      家人说他姓陈,没错;单名“年”,是我听来以为“连”;所以的“君”,或许是其妻谓之的“夫君”,漏了个字。
      很多年的很多年前,可能因为我在外兼职赚钱,同事好友旁敲侧击告诫我别过度劳碌,健康平安第一,以这位陈先生为例:他的专业是亚太经济,头脑特好,很早下了海,停薪留职(还是辞职)去了新加坡,赚了不少钱,却得了肾衰竭,所有赚到的钱全赔了上去。
      我曾在上下楼的梯道上,遇见过年轻护工背一位白发老人家,后面跟着郑。
      因为同一单位不同部门,又是这样的情况,所以不曾言语,我急急贴壁,让道的是。
      郑低语:“谢谢。”
      郑和她的先生会是同一个部门吗,我不晓得。
      他们家的廊道边种了好些盆兰花。我见过她为之浇水。曾因此而想,是不是这样能让名字里带“兰”的人更有意境。今才晓她不名“兰”,而是“岚”。
      十年难挨病痛。
      十年难得陪同。
      终于挨得解脱。
      我让家人下班后给带一束或白或黄的鲜菊。转念一想,别人有过捐钱,我未曾,此时送一份帛金,会实际点。
      下楼扣门。
      郑老师开门。
      呈上白封,我鞠躬:“我们是邻居,请收下吧!我也才知道”
      郑道:“啊!我们不收的,不收的……哦!哦!我知道,你也特别忙,我们是邻居,还是同事。……我们两没住在这里了……请进来吧!”
      我看里面坐了位他们部门的老先生。
      “不进去了。”俩双手对握:“请节哀顺变。”
      “谢谢!谢谢!”
      正对着门口的,一墙书架。
      侧面是陈先生的临时灵堂。
      在上楼的当儿,我从廊道上往下环顾着看,想了想。
      一直以为我的父亲是这大院里第一位往生者,现在才记起,之前还有302姓骆的住户,年青的知识分子,可能不到三十岁哦,被肝癌夺了命的。有个遗腹子。那小儿现在差不多初中毕业了吧!
      现在,陈先生的走,算是第三位。
      骆过世许多年后,我才晓得他是南平人。从出生地和童年成长而言,我也是南平的。却因为不知而仅此补记。
      至于同单位的别人,我写过办公楼传达室的林发锬,同部门的王步征,皆故人。
      这是第三人。
 
                                        2013-07-04

      【本篇有关】
      2010-03-27    我与凶杀案有牵连的往事
 
      2008-06-23    一天不可以没有的那个人没了
 
      2011-05-04    其实老王蛮可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