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捕鱼(散笔)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清溪捕鱼(散笔)
 

感知生命

   发布日期:2013年01月09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我对生命的有感知,始自土壁墙角上爬着的多脚虫,褐色的,长不过一厘米半,当我用草梗拨动它们时,它们会卷缩起来,掉落地面。正是因为它们的爬动、卷缩和掉落,启蒙了我对生命的感知,虽然那年纪并不晓得生命的定义,但我从此发现并关注起别的生命。
      生我生命者和养育成长的我的父亲和我的母亲,还有怀抱我的所有的家人亲戚,那时的我,没有生命存在与共其间的意识。
      还是在土壁墙角,轻轻地拔起细嫩的小草,还有它们开的小花。小草是绿色的,小花是浅红的。因为这绿的和红的,夜闭昼放的美丽,让我感知生命的颜色,虽然那年纪并不晓得生命的定义,但我从此发现并关注起生命的多种多样。
      对于生命的会死,第一次感知是因为我的祖母逝世。她被抬进了棺材。棺材被埋进了坟墓。祖母去另外一个地方睡觉了,不再和我们在一起了。我朦胧中感知到生命的生、生的长度——岁数、生的空间。
      其实,还在上小学时,我们就无数次地被老师教导和催促过“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那年纪怎么会晓得这些很好听,也很容易背的句子关系到我们的生命?生命是春天,是早晨,是少小。什么是老大,难以想象,也没去在意。
      1958年,我第一次填写入学申请表,是小学生报名上初中的。表格里有“出生日期”,我写的是“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初七”。这应该是我正式书写自己生命的开篇。
      那以后,我都以这样的“日期”填写各种表格和口说自己生日,一直沿用到1982年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之后,新户口本上被官方确定为“1946年1月9日”了,我才将我的生命改由这一天写起。
      虽然我没有凭据,但我相信,共产党接管前政权时的户籍档案里,我的这一日期是以国号来写“中华民国三十五年”。
      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填写表格关于直系亲属情况出生日期时,第一次为填写我的父亲写下“1908年”,我的母亲“1912年”。我不可思议“他们怎么生在那么早”。这应该是我对生命、岁月、时代的时空距离知觉吧!好像,现在我的孙辈他们听说我的生日。
      相对于“生”的是“死”。无数次为死者送行,即使1985年我的母亲谢世,我也只是一再地惋惜和慨叹别人的生命终结,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死。
      是因为2004年,我的父亲寿终正寝之后,感觉家的院墙塌了,垮了,倒了,下一个就轮到我了,这才第一次把“死”联系到自身。当我熄灭为父亲送行的烛火时,感知生命终结的光明,绝不是蛋糕面上吹灭的蜡烛。
      为父亲送行的烛火,是在家院墙的根基,那里有多脚虫在爬,有绿绿的三叶草开放着小小的浅红色的花朵。
      从那以后,我对生命——更加多的时候是对死亡——的感知,会在每一餐饭后收拾碗筷的时刻,会在子夜撕下一页日历的时候。
      我对时间,对分钟,都常常观察——每个房间,甚至我家的洗手间,都有时钟。
      尽管我并不悲观,但的确我用心在注意和害怕每一个钟头、每一天的接近死亡。
      我对于生命的感知,还来自对命理方面书籍的研读。因此,多少受到“命中注定”的不可知论的影响。
      因为悉达多对生死的觉悟,所以他成了能够具有彻底智慧生死的第一人——佛,我于是开始找寻他的足迹,学习他的思想过程和观点,甚至开始以我自己的方式进行我的修行。因此,我在心理上刻意培养面对死亡的坦然,又在行为上把握每一时刻的活动和活动效益。
      真的,人的一生有大几十年是活动着的生活。因此,可以为他人的生而喜极,为他人的死而悲极,但却往往忽略了自己的生死。只有在感觉死亡与自身有关,而且挣脱不了的那时起,才开始自我悲悯,也才多少要想点法子避开死亡。
      人也会卷缩,也会失落,也要开放心扉,也终会有两眼闭合了再也睁不开的一天。但,像我这样,读了些书的,写得了这些字的,说了不少生命感知的,却无法自己给“生命”一个定义的,不知还有谁。
      生命,是出生?是岁月?是年纪?是活力?是体能?是征象?是具体?是虚空?是如梦?是烟云?是承传?是来世……
 
                                                   2013-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