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记忆的竹木夹
| 发布日期:2012年11月09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
| |
有个问题很成问题:“如果以一件物品来形象的比喻记忆,你会选择什么?”
十有八九的回答是“照片”,再就是“冰箱”。
我也这么想过,但总觉得不够贴切。哪点不贴切,又说不出。
最近,我想到衣服夹子,觉得回答“衣服夹子”,相对于其它要恰当些。
一根铁线从这头牵到那头,拉直了,绷紧了,就跟咱们家似的,在上面搭床被子,晾几件大人小孩的衣服,挂条毛巾,晒几双袜子,不就能数得出昨儿个家里几个男,几个女,几个大,几个小的嘛?
嘿,这些夹子,哪有不认识哪是上的!
“夹紧啊,免得被风吹跑咯!”这话不就跟妈叮嘱孩子“别跑远了!早点回家!”一个意思?
太阳走了,雨儿哭了,东西收了,线绳上还剩着这些衣服夹子。唯有它们还记得之前。
然而,又不得不松开,不得不放下。像送走上班的大人,送走上学的孩子,送走又一个白天。
因为一些衣物的常来常夹,常夹常松,所以这些夹子心里总能藏些人之常情,甚至对他们从新到旧的过程,以新换旧的取代,既有理解,也能同情。最使他们感伤的,莫过于有的人的衣物从此不再重来,因为家庭的变故——有人过了?有人走了?有人从此不在?有人从此不再?
合的合,分的分,聚的聚,离的离——这些家事,唯衣服夹子既心知肚明,又缄默不语。
我如是地理解夹子的记忆,是因为,我也有如夹子的待人接物原则,即“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内心也有同样“甘于放手,还作寂寞”的修炼;在存在方面,更任凭风吹雨打,日炎月凉。始终不离不弃家庭,牵挂其上。
是不是所有材质的衣服夹子都具有这样的人格呢?我看,“80后”的塑料衣夹颇为不然,经不起岁月,有的甚至不到一年,两片就象从开始的契合接吻到后来分崩离异的夫妻,经不起时光的变换,容易断,容易脆。这一方面,“80前”的木制的或竹制的衣夹最是耐用。我更是“40后”的,抗日战争、国共内战、韩战三八、大跃进、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都经历过的,木制的衣夹也有坏了的,还换木的,或者竹的。
用材终究是与时俱进的,人品不也一样变了又变还在变?电冰箱更加注重保鲜和节电,照片的拍摄从昂贵的胶片转为低价的数码,木头的或竹子的衣服夹子土里巴几的依然。
2012-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