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捕鱼(散笔)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清溪捕鱼(散笔)
 

假想真祖父

   发布日期:2012年05月17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我有两位祖父。
      因为生育,有血脉关系的祖父和因为收养,承接了其香火的祖父。
      有血脉关系的祖父,张姓,我是见过照片的,戴瓜皮帽,一脸清瘦,太阳穴凹陷,五官端正,须眉皆长。
      传给香火的祖父,字元 ,我的祖母从南平移灵回福州杨村祖厝时,我祖父黑色的棺材还停在正厅,没见过有照片,连画像也没。
      因为一个人居然有两位真而不假的祖父,又从未见过,所以作为孙子的我,理应要写的,很想写的,就只能是假想。
      假想,不是臆造,而必要有一定的依据。


      相貌的依据,张公有遗像,见过后,迄今虽不能再现,却有深刻印象留在在我的记忆中。元 公的样子,我只能将我伯父、我父亲、我两位姑姑,四人的相貌,与我祖母的遗像对照,除像我祖母的部分,再有的共同之处,应该就像我祖父的。
      但,这样的假想,可能与真人相差很大。以我生父的相貌、气质,与我祖父张公相像,那完全无法说有遗传之处,然而,我的生父的的确确是我祖父张公的亲生独子。可惜,没有张家祖母的遗像,我的生父应该完全像她。这是不是完全不切实际的假想呢?不是的,以我为例,我二十几岁时的面貌,几乎和我的生母年轻时可以重叠。但过六十以来,我的相貌、气质,却愈是我生父的再现。
      我祖父元 公的相貌,一定是清瘦的,一定是五官端正、双眼皮的,一定是法令纹很长的。这三点,不但是我伯父、我父亲、我两姑,四人相貌的共同点,还是其直系孙辈我姐、我堂哥、堂弟,六人的共同点。
      这是就相貌方面而言的。

      就生平,我分别听过我的生父、我的父亲讲过关于我的两位祖父的在世,虽然很少,却有意思。
      张公在世时,以卖油条为生。凡有来赊账的,他便用裁缝人家丢弃的粉片头,在木门板上画个横竖,一根画一笔,五笔成“正”。却偶有小小无赖,乘他外出卖去,偷偷把自己名下的笔画擦掉一二的。张公虽有强记性,但总不与人计较。
      传说元 公是清末的秀才,无据可查。在世时当过私塾先生,却是实事。我的伯父、我的父亲都是其门生。见过二人写的毛笔字,书信的,记账的,足以想及元 公的规矩和格致。
      伯父留下一句“乐莫过父母膝前索饼时”,让我们兄弟对上句,据我的父亲说,这原是元 公考试伯父的。又,我继《杨村根系》在《伯父留下的一大家子》篇末写道:“想想,很有意思,没有族规,也没有家教,从我的祖算起,元、奇、文 、世、盛五代男男女女数十人,迄今无一人吸烟,无一人赌博,无一人嫖娼,无一人偷盗,无一人奢华。”这些,无疑都可以作为元 公为人、为师、为父的纪念。

     
      张公的遗像,包涵着顺民清苦,显现有风雨无奈。以我生父的1898年生,清后期时代男子结婚生育多在16、17、18岁,那么张公大约生于清光绪十二年,即公元1882年前后。照遗像上的样子,猜想至少是60岁以上的人。那么,当卒于民国三十一年后,即1942年,甚至更晚。在那普遍短命的年代,张公已属天然长寿,更因我生父那些年在台湾,我出生之前已有两个姐姐六个哥哥或成年或绕膝,所以可谓有福之人。
      元 公的棺木,油漆成黑色,按福州民间习俗,表示内在死者为男性,安稳,但未上寿。就记忆,我少年以前,年过五十的人才算上寿。只有上了寿的,又已三代同堂的,其棺木才可漆朱赤大红。倘若真是这样,元 公去世时,我的大堂哥还没出生。以我的伯父1906年生,我的大堂哥豪1930年生,以及清后期男子婚生年龄推算,元壁公大约生于清光绪十四年,即公元1888年前后,卒于民国二十或二十二年,即1931或1933年,在世仅43、45年。乃未上寿者。

     
      现时代以六十岁上寿,七十“古稀”的今则平常的很,九十都多的是。三代同堂的普遍,四代的也相当多。所以,现在祖孙共同生活的已无可羡慕。
      像张家,我的生父1985年谢世时,一群曾孙辈中已有可成亲的。
      像我们元 公后代家的,当年我的父亲在世时,四代同堂了十年整。不用说孙辈的,就是曾孙们,这一辈子都能记得老太爷的许多往事。
      这正是我不得不以假想,想我的真祖父之原因。
 
                                         2012-05-16                     广州
     
      【备注】
      2007-01-24《杨村根系》 http://www.cqns1946.com/contents/6/2004.html
     
      2007-01-25《伯父留下的一大家子》 http://www.cqns1946.com/contents/6/2005.html
     
      2007-02-01《剪得断,理不乱》  http://www.cqns1946.com/contents/6/2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