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捕鱼(散笔)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清溪捕鱼(散笔)
 

记忆的三人记忆力

   发布日期:2009年05月22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因为我的记忆力之差,很成了问题,前天忽然想起难得曾天生、郑守琛、叶芳禾三位当年那样非凡的记忆。
     说实在话,就我完全想起他们的姓名,已到了今天。
     事情得回到1968年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名义上是学习,实际是在军管之下进行的阶级队伍清理。文化大革命已经深入到灵与肉“斗私批修”的阶段。凡是前面参加过“革命造反派”的和牛鬼蛇神地富反坏右分子的,一律关进学习班。一般是“学员”几十人住一间,先是一个月、后是两个星期放回家一天,而有问题的则另关在内部的“牛棚”一年到头不得回家的。
     我进的是省邮电系统的学习班。为了“斗私心不留情面”,“批判修正主义能取得更大胜利”,几百号人打乱了原来的局、处、厂、所、室的部门和单位,分连排班组,由一般的“学员”审查、批斗分配到班组的“批斗对象”。
     我所在的连排里,有好几个“批斗对象”。其中,曾天生、郑守琛留给我的印象相当深刻。叶芳禾是直接交给我们班组的,开会的面对面,夜以继日的批斗,让我能记得起来的比前二人要多许多。
     如果我没有记得太过出入,他们三人的年纪相仿,当年都在四十六七八上下。曾天生是省电信器材一厂的厂长。郑守琛是电信工程师。叶芳禾是省邮电管理局哪个处室的。
     我是器材公司的,年轻他们二十来岁。
     曾天生一脸的络腮胡,个不高,人很清爽,说起话来轻轻的,也不拖沓,骨质里有一种书韵。
     郑守琛戴近视眼镜,塑料的镜架旧黄得厉害,写的钢笔字跟他平常说话那样,四平八稳的厚道,但关联着牵扯。
     他俩都是共产党员。
     曾天生进牛棚,当然因为他是厂长,所有的厂长都是“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搞“修正主义”的,必揪的。
     郑守琛为什么被隔离审查,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印象里跟他在福州沦陷时期,从省府临时所在地永安回福州奔丧,他自己交代的返回时间比国民党档案里的请假条所载的日期相差了十二天,要他老实交代“这十二天到底到哪里去了”,“有没有和日本鬼子联系”,“是不是加入了国民党”。
     因为我是批斗叶芳禾那个组的副组长,所以同在一个连排批斗曾、郑的情况还多少能够知道一些的。我甚至还看过他们二人写的交代材料。那真是非有非凡的记忆力,才能天天写十来页信笺纸不可。也因为我自己在进“学习班”前,也曾被隔离审查,也曾被批斗,所以,恻隐之心起时,会声色俱厉地呵斥郑“这写了干什么”,背地里告诫他“言多必失,不要‘没气球找鸡食囊挂’”,应该是有省去了点他后来的苦痛。
     我觉得曾天生的所写的交代材料,都多是细小的枝节末梢,从小学到中学,从同学友好到心仪所向,无一遗漏,洋洋洒洒,我看得如读小说。他所写的几百页,给我印象唯一能记得的是他中学时的同窗友情。还有,就是我有过两次暗示他,下一步即将转移批斗重心的消息。
     叶芳禾的问题远不是曾、郑那么简单。她解放前在省邮政局是办公室的。就她自己的交代,她是知道有一批人集体参加了国民党。因此,军代表就将叶芳禾作为“阶级斗争的盖子”, 只要揭开了这个“盖子”,那些隐瞒历史的国民党员就可以被瓮中捉鳖了。叶芳禾为那“集体加入国民党的名单”苦思冥想,搜肠刮肚,今天交代几个,学习班军代表正在高兴准备揪出名单上的人物,明天叶就彻底地推翻了所说。如此反反复复,折腾了军代表,折腾了批斗她的我们,折腾了那不是却是的名单上的人物,折腾了她自己。
     叶芳禾的问题之所以很必须她回忆,她写,还因为她一直到四十多岁才结婚,关进学习班时,她的儿子还是婴儿。母子的长期分离让这个女人比任何人更加痛苦。这应该也是我有时大声叫她“下去好好再想!”的原因。
     可是,叶“为什么迟迟不结婚”也是审查的重点。因为她交代她加入了基督教会,所以她有更多的问题要交代,要写。
     所有的牛鬼蛇神地富反坏右分子写交代材料,是在他们被抄家之后,被没收了他们所有笔记、证件、财物之后。也就是说,他们的一切所写都只能凭借记忆力来回忆。
     四十一年后,我感叹他们三位的记忆力。我现在,不要说过去的日期会记错,过去的人物会忘却,过去的事件会混淆,就是当前的昨天所写,我都模糊。
     人在非常时期有非常的能力,记忆亦是?
     以上事发生的地点在仓山区工农路,原省邮电学校旧址。

           5月19日写于老屋   顺致曾天生先生、郑守琛先生、叶芳禾女士晚年安康长寿
 
                                2009-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