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顶上和床铺下的
| 发布日期:2009年03月23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
| |
我的母亲老是叫我把自己的牙齿有事没事就用手一个个地摇过去,终于,有一天,我大叫“依妈!我的有一粒牙会动了哦!”
那年我六岁。
于是,以后接连有那么三五年的时间里,我常常得到了如下面的警告:
“不摇?那以后牙就固定啦!”
“快摇!要不后面新牙就跟它,会重牙的啊!”
“牙歪了,野不好看啊!”
“是下面的牙吗?有没有丢到瓦顶上去呀?脚有没有并拢了再丢啊?”
“上排的牙,要丢到床铺下去的啊!你是不是这样啊?”
现在,我的母亲的声音,犹在耳旁。
读《易》时,想到反其道而行的理由,也能在儿童乳牙换恒牙的民俗里体现,觉得莫测的高深经典,原来也有如此浅显的小事。
我的母亲目不识丁,当然是不知有《易》的。但幸好我的母亲知道物易更替的及时,所以,后来我的牙齿长成整齐。以至没齿不忘我的母亲在我的换齿之事上的叮咛。
尽管我自己是不怕疼的,但我的母亲是绝不敢用手拔我的牙的。直到我自己的孩子换牙时,我也不敢,才感觉不敢的是自己的心,而不是胆。
我的母亲会教我如何自己动手拔,有时,还帮我在动摇的那颗牙拴上一周细细的缝衣线,教我拿紧线头,用力往下拽。后来,我又将同样的方法教我的孩子。
往瓦顶上丢的小牙,有时会弹跳着掉到地面,以至不得不重来,再丢一回。有的甚至要丢三回。最后,看着那颗小小的白,像一粒种子,植在了家之上。
朝床铺下丢的,则容易得多,随便一下就进去了。不过,睡觉前,常会自然地想起那一颗小粒“现在怎么样了?”那时的想象之多,今已无存。
今能存在的,就是一口童年那些时成长起来的牙齿。没齿都能不忘,现在更记得我的母亲。
当然,没齿不忘的还有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在我换牙的事上,并不问丢牙的去向,因为我的牙总是不等我的父亲下班回家来,就掉了。我又总等不及就丢了。待我的父亲回家,听我说今天又掉了一颗牙,或者又自己拔了一粒牙时,能够听到的总是“嗯,这样你就又大一点了。”
小孩当然会因而觉得好高兴,甚至自豪。长大就不用挨骂,也不会挨打,就可以有自己的钱,爱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我的父亲说这些话,或什么故事、戏文时,当然不会是在床铺下,都是在床铺上,或者吃饭桌旁。那时,我们家很小,容得下坐位的,也就这么两个地方。齿在瓦顶上和床铺下,人在屋子里和床铺上……
只可惜,人到老大,才知长大有多么的不顺心,有多少的不如意。再想回到“父母膝前索饼时”,已无奈,何况屋非那屋,父母作古,我今非昨。所能记述的过蝇头文字耳!
2009-03-22写,23 / 24 子夜 继成
【备注】“父母膝前索饼时”的全句是“乐莫过父母膝前索饼时”,是我的伯父所遗出句,让我们对上句的。2007年1月25《伯父留下的一大家子》一文有记。http://www.cqns1946.com/contents/6/2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