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捕鱼(散笔)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清溪捕鱼(散笔)
 

秋色

   发布日期:2008年11月03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窗外天空一片灰蒙蒙,意念中天穹是弧弯的,所以这么灰蒙蒙的再怎么看,也不会是平板的,但它的确没有层次,没有远近,没有左右的差别。我从今晨看起,到现在黄昏,这一片灰蒙蒙没有任何的一丝的起色。


      秋色竟然是这样的懵懂不化,所有先前读背过的秋色何等何样的诗句,因了城市高楼低户的灰,就再也没有化解。绝不是我为《春秋农事》创造标志的四季那般楚河汉界,春柳绿、夏树碧、秋稻黄、冬雪白。
      见过山人写这季节的文章,是上月的事,题目是《秋》还是《秋色》,我现在脑袋被窗外的天空笼罩得灰蒙蒙的,懒得再去找实,开头的原句更记不得,印象里有天公阴得欲哭无泪的什么。那天,我去郭岩博客,一见那题,第一感就是学生的堂上作文无二。整地一个起不了色的秋水与长天共一色的灰。
      今天,我也思写秋,想了五六个时钟,连题目也没有比老弟的《秋》或《秋色》更清楚的。那,我就用后者吧。
      有色总比没色的好写,即使一纸抹得全黑,也可解说成一则短篇。某日,我参观北京海淀区东升乡马甸村西的黑寺,流连忘时,以至如下:继昼之灰蒙蒙后,夜乌漆墨黑。伸手不见五指的我,连头脸都包住裹一身青布,以防深秋孤寒。着一双皂靴,盘坐在在瞎灯黑火里的一团漆黑的团蒲上,面朝香烟熏陶得油黑的佛像,虽张深不见底的口,却因三寸不烂之舌冻得打结,只好内心默诵子虚乌有的《阿弥陀佛暖我心经》。至天亮,虽窗外天空一片灰蒙蒙,但毕竟光明投奔我来。“阿弥陀佛!”
      如此作文,当然是少年事。真有隔窗认认真真看秋半个时钟的,又是秋色在心欣然的,只有一次,我记得还拍了照片,用做一时间电脑墙纸的。
      那秋是可以写出色的。
      我找出了它。

      时日地点有载,“2004 11 5  上海至福州K163列车上(杜坞)”。
      我怎么也记不起是什么事去上海,为什么不乘飞机,甚至连什么人事也无一丝的影。要准确知此事项,只得去查月历牌的备忘记字。不找,应该无碍我写那天那时那刻窗外秋色的,何况刚才我写了“子虚乌有”的“乌”在此与一方地的“土”结合成“坞”,尚且合适。
      杜坞地属闽侯县,归福州市,是市郊。火车离终点站仅此一小站。应该是在等从福州开出的列车在此地的交会。这车停在未到杜坞站的荒地上。
      窗外的中景有待收的稻田,在阳光下呈现金黄,这是秋的代表色。倘若它们都被割尽了,在南方福建,可能不是赭色的闲土,便是植物绿,那是秋去的冬,或是秋未的春夏。
      最近处的芙蓉,虽名秋芙蓉,但此灌木我在许多地方见过,只要有充分的阳光,花在野风中,或粉红,或白,或淡黄,随日照,风野着开,根本不是秋的色。
      再说,那远树、远屋、远山,一任春夏与秋冬,山河依旧不改色,蓝的灰,灰的黛,何有秋色可专写?
      就说这近中处池塘,白毛浮绿水,不是黄稻颜色,完全可以“春江水暖鸭先知”题照。
      没有更多的秋色,只有稻黄。说稻香,隔窗无闻。最是那一处烧稻茬的烟,时青时白,在秋日的空中与地面未收的稻黄相互成秋。秋光流动的韵,秋事说明的色,在文字里如是的表达,而真实的时空里,它是有味的,烟有烟的轻焦,稻有稻的鲜醒。
      我曾在秋的这样的天地烟火里收割过稻子,我能够感受到,也能够记忆起散发着秋天独特村野之味的秋色。
      没有这味的秋色。是平面的。就如我那天的隔窗,玻璃的阻隔了不仅有秋色的流动,也隔住了秋高的气爽。
      我拍这照片的当时,想象过那秋芙蓉后、黄稻田前、两泓清池之间,垄上的三搭寮。长长的两搭,一在水,一在陆,是鸭的栖息所在;陆上的一小方,则是看鸭人守夜的所在。我那时间想过,找个机会与那里面的人夜话。
      只是随着列车的开走,那秋色的一切,都在继昼之灰蒙蒙后,乌漆墨黑去了。
      现在,我写,时也到乌漆的墨黑。
      照片依然秋色。
      那看鸭人守夜的秋色,或闪着灯星的半点,或夜空弯月的一新,秋色在白昼的灰蒙蒙,转而显现成了白蒙蒙。
      今天是十月初六。
      初十,节气就到了“寒露”。
      深秋夜色里,寒气包裹住那看鸭人。
      我觉得,只有他们才知道秋色还带着冷意。
      天公哭而有了泪。
      谁来写《阿弥陀佛暖我心经》?

                                  2008-11-03  下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