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捕鱼(散笔)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清溪捕鱼(散笔)
 

【我与收藏】价值连城

   发布日期:2007年03月30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我的父亲最早是在古董店当学徒。我们在整理老人家的遗物时,才发现了其生前的所有收藏。包括:百十个服用过的各种各样的药品包装盒,十数元元角分的硬币,几十片使用过的剃须刀片,十数年的退休金发放单,1953至1966年寄给我外祖母生活费的邮局收条,1966年以前在工作单位历次填写各种表格时的底稿,一只在我还是小学生时就有的算盘,一尊老年协会送给九十以上高龄老者的瓷寿星,我们买给他穿却舍不得穿的十数件套衣服,37,790元的银行存折。
     我的父亲在世时是见过我的收藏的。
     小学时我收集过水果糖的包装纸、火柴盒帖画、香烟盒纸,1985年以前零零星星收留了些纪念邮票。这些,大概是没感兴趣,丢的丢,送人的送人。

    

     我现在用心收藏了与家史、个人史有关的几件家庭文物,也不过是早年不经意间留下的。这里面有我的祖父作画的石刻五色盘;我的祖母簪子上的玉片和玉珠;我的外祖母的一只小圆木漆盒,一只小矮瓶;我父亲的一只武夷岩茶的木盒,一座高一寸的石塔,一只长一寸的黄杨木雕乌龟;我的母亲的嫁妆,包括首饰盒、瓷花瓶、瓷头发油盒、瓷胭脂盒;我婴儿时期戴过的银手镯的挂锤、印镏、玉佛;不知是何年代的铜压岁钱;以及我生父的铜墨盒、石砚台、香烟丝罐。

    
     也许是对学生时代的怀念,一直保存着小学时读书的煤油灯,中学的学生证和校徽。
     文化大革命中见过许多人回忆不起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时间、地点、人物,因此而受到一场又一场的严酷逼供讯。所以,我从1966年以后,很细心地保存了一些重要的记录。尤其是1980以后,有了台历,随手记了当天的事。到1995年结束,前后有一十六本。以后的几年,不是手写在月历上,就是记在电脑里。这个习惯一直沿用下来。逼供讯的事不再有,如今写些往事、陈年、所在和干系,倒是可以旁征博引,有凭有据。

     因为喜欢读书,所以会节衣缩食买些书。觉得特别重要的书,估计有朋友会借阅,有借而忘还的,则会同时买二本,甚至三四本。几十年累积下来,书架上也就有了近千册舍不得不要的、却不是常翻的书籍。名副其实成了收藏品。

     有心收藏的是音像光盘。类别包括:获国际电影大奖的作品,尤其是美国电影学院奖、奥斯卡、金熊、金棕榈;根据著名文学著作改编的电影译制片;重大历史事件电影记录片、世界各国领袖传记式的电影记录片;台湾反映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故事片;故事情节、人物塑造、服装化装等比较接近历史事实的国产电视连续剧;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中外动画片;日本黑泽明导演的电影;中国古典诗词歌曲、中国古典音乐、一些西洋古典音乐、部分我觉得会反复去听的中国现代音乐和当代通俗歌曲。为了检索方便,我给它们编了顺序码,在电脑上做了登记。
     我现在能跑就不看影视光盘,等将来行走困难了,就一天看一二片。这项收藏属处心积虑吧。

     也许还因为读书,认识些文化人,条幅、画轴也有十来件,插在画筒里。。印章也有几枚,常有使用。
     也许是我少年见过家里是瓷花瓶、瓷观世音立像、瓷水仙花盆,所以,我莫名其妙地也喜欢买瓷器来摆设。每到一地,就去买赝品。三五元到三十元为多,最贵的也不过百元。我喜欢就是,至于什么唐三彩,宋耀州窑、定窑、均窑、龙泉窑、青白瓷,元明青花,明清官窑斗彩、珐琅彩、粉是彩,康雍乾青化,吉州窑褐瓷,宋建窑黑瓷,明德化白瓷……不知为不知,哪是我有条件考虑的呢。
     我的父亲毕竟是有眼力功底的:“这些都不值钱。”
     我不喜欢插假花,即使饮料瓶也别插。假花再逼真也没有生命。那么,为什么我明明知道是现代人造的古代之物,还摆呢?因为,一我没有钱买真品,二我即使有钱也不想投资收藏,三是瓷器本来就没有生命,其文物与赝品的区别不在于像不像,而是是不是经历过历史。经历过历史的,是不可复制的。

     对于我来说,收藏经历过政治历史的,文化大革命的毛主席纪念章、派别徽章,算是一物。
     徽章里,有参观什么展览的纪念章。
     还有,就是各个时期我买的廉价品、处理品,例如:观世音座像、泥塑刘关张头像、竹笔筒,各种不合格出口的陶品,

     对于我来说,收藏经历过历史的,是不可复制的几十年的历来所收到的礼物。
     我给自己的唯一的一件礼物,是我有工作以后,挣到第一笔钱时,在福州三保街的小百货商店买的一只塑料小小狗。三毛六分钱。
     儿子在各自挣钱开始,会在我生日时送我礼物。
     平儿挣钱时,家里经济正困难,所以买的都是实用物,座椅、工作灯,还有吃的。能用的,现在还在明明的用着。算不上收藏。
     桂儿挣钱时,第一个月送了一杆钢笔,一个玻璃生肖球,亲手用一元钱折叠了一颗“心”。他在国内时,就每年送一个中国结。回国探亲,送了电刮须刀,我用过一次,也就原包装好,收藏起来了。
     云儿开始工作了。他送了一只玻璃生肖鸡,凡是有从广州回家,都买了二三百元的衬衫、皮带,或花旗参茶。云儿开始工作,桂儿也是那年留学去的,所以由云儿代表兄弟仨继续每年送一个中国结。
     孙子和孙女还小呢,送我的礼物是他们各自的画。很认真的画面,很美好的心情。

     几位至亲,也会送给我中国结、生肖像、手链、挂件,也有保健用小家电。
     更多的朋友送的是摆设品。有的已经和我在一起五十年、四十年、三十年、二十年了。
     还有是我去外地演讲、教学,主办方赠送的纪念品,其中有的还有他们的徽章。
     如果说,这些礼是无言之物,那么,年年收到的贺卡,平日所收到的书信,读来则千言万语。

     统观我之所收所藏,虽不多钱,却因关情关心,何谈价值!
     连接了前前后后、国内国际几多城城乡乡的几多亲朋戚友,前辈后生。难能可贵!
 
                    2007-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