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离野风(格律)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黍离野风(格律)
 

因此识路

   发布日期:2015年03月07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风狂雨骤里  千般荒废图  遗痕荒石可考据

燕舞莺歌时  万籁复兴梦  感想古人无神仙



2015-03-06



【本篇有关】

明•唐寅《山水八段卷》,绢本 32.4 厘米× 413.7 厘米,大都会博物馆藏。

其中第五段,“狼藉惊飞雨”。

今藉之为林儿采石作联,戏以古画通今。


原画有唐寅自题诗:“狼藉惊飞雨,心危路转赊。帘摇见远浦,欢喜是黄家”中“黄家”所指未见注释。

今查,有无署名者的一则,似乎可于此关联,因为文中提到“先秦道家与黄老道家”,让我联想到读过的“先秦‘道家’与‘黄家’常被人同用”。

那则全文:“从道家的发展历史来看,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虽然老庄派、杨朱派都有一定的影响,但真正唱主角的,还是讲究经世致用安邦治国的黄老派,在春秋战国乃至后来的两汉时期,黄老派不但是道家学派中的正统,而且在诸子百家中人数最多、势力最强、著作最丰,在战国晚期甚至形成了“黄老独盛,压倒百家”的局面。当时,不但出现了慎到、田骈、接子、环渊、彭蒙、宋磝、尹文、太史儋等许多著名的黄老学者,而且还有《管子》、《鹗冠子》、《吕氏春秋》、《文子》、《黄帝帛书》、《杂黄帝》等一系列讨论治国理论的辉煌巨著问世,根据汉代学者刘向在《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到了汉朝时期,道家共有“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虽然比儒家“五十家”少了17家,但又比儒家的“八百三十六篇”多了127篇,而且《汉书·艺文志》记载的道家书籍,多是依托上古圣君名相,讨论治国安邦之道的,比起儒家,可以说入世更深更近,只是后来,汉武帝“独尊儒家”,入世的黄老派才逐渐衰败,人才大量流失,著作大多亡佚(《汉书·艺文志》记载的道家书籍留存至今的不到15%),到魏晋玄学兴起,老庄派取代黄老派成为道家正统,加上后来道教(道教一开始也是入世的)处处模仿出世的佛教,才让许多人误认为道家不问世事,只求内心超越,具有隐逸和出世的特点。”


之所以我以为此文说的观点,可能是唐寅所说的“黄家”,是因为感觉画面核心人物专心读书的神态,以及他案上的书籍与背景中的行人,似乎寓意了“道家的发展历史”。

但,如何肯定即是或否定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