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道理
| 发布日期:2015年08月19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
| |
人道是“老人就跟小孩一样”。
以我而言,我不是很清楚是啥都一样,还是有哪些方面一样,但真觉得:教我方法就可以;原理嘛——也就是为什么要这样的道理——可以不说,就好比大人告诉小孩“要这样”,“不可以那样”,“知其然”即可,大可不必“知其所以然”。
因为啊,即使你讲了老半天其所以然,我嘛,一是年纪大了,记不住;二是很少再会以此举一反三去做别的,用不着。
小孩不也这样吗?
所以,我就跟小孩一样,光是照着别人的经验去做,能成就成。
最近,因为微信,学会了做三件事——
第一件,把淘好的米浸水,放进电冰箱的冷冻柜,第二天早晨加水煮出来的粥既粘,又省时省火。
第二件,煮粥的锅开后,在锅里滴几滴烧菜的油,滚米水就不会往外溢了。
第三件,在电饭煲里垫上一层纸巾,稍稍用水把纸巾弄湿,然后把摇晃过几下的蛋搁在湿纸巾上,通上电,按“煮饭”键,4 到 5 分钟,按键跳到“保温”状态。这时候,把蛋取出,一会儿功夫,熟蛋不但剥壳轻易,而且光溜溜的圆,就是拿把刀切半,切面也平平整整的好。
就跟小孩似的,我情不自禁地有一种“我也会做”的喜悦。
我瞄了瞄个中的道理,好像是说,大米浸水再经过几个钟头的冷冻,分子的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又好像说,油在开水的水面上能形成一层膜……我不懂,是不是这样说的,也糊涂。
我的三餐,饭能熟就行,要吃蛋,直接打到锅里去煮就得——对我自己来说,再怎么样做的好,做的精,下到肚里,全是混淆的。
当然,在做人的方面,我则与食事相反。
所谓“做人”,即人生的修行。
修,修炼,修改,修正。
行,行走,行动,行为。
行于世道,修在人行,经验教训,日积月累,久而久之,或人为我用,或掺和他我,或自己琢磨,遂知道理,懂道理,循道理,可以做什么和什么不可以做,成就起来“做人”。
我从小跟着我的父亲和我的母亲,见的周围乡村的农夫村妇,纵然人们不能条理关于做人的道理,内心却是明白的。所以,能文句者,书信端庄,字迹工整;务农活者,礼节必到,善良诚实;持家务者,相夫教子,矩方规圆。唯学校先生教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ABCDEF。
那时的小孩,现今已是老人,不是后来从文的,当官的,一般人普遍不善讲大道理,就是提起道理,也不过继承古训的多。
不像现时的,一些连字都写的跟鸡爪扒垃圾似的,压根连握笔的姿势都不对的,还要他妈陪着去看感冒流鼻涕的,上台“其实我是一个三十四岁的孩子”的,却写出好些道理来。
这些人生道理通过网络,尤其是微信的转发传播,于是成了富有人生哲理的至理名言。
有手机微信,有朋友圈的人,每天都能看到不下 30 条这样头头是道的道理。
昨天我又收到。
一看,头一条:“相信你的人不需要解释;不相信你的人不必要解释。”
很不错吧?
错啦!
错在:相信或不相信,都是双方的、互为的、对应的。既已误会,既有芥蒂,你不解释,别人家怎么能进一步了解你?怎么样获得你所谓的正确?凭什么从不信到信你?
取这样的认识,奉这样的道理,以这样的态度,与人者,事成见;在国际,世无补,于外交,更有害。
为什么写手会产生这样低级的错误呢?
因为,字写的跟鸡爪扒垃圾似的——吃错食。
因为,压根连握笔的姿势都不对的——行不正。
因为,还要他妈陪着去看流鼻涕的——不见长。
因为,“其实我是一个三十四岁的孩子”的——还撒娇。
但是,却有无数的人无数次地转载类似有着这样低级错误的并不是道理的东西。
年青人这么拇指摁摁,本来就懒得动脑筋的,还不懂人生正道是沧桑的,无聊着好玩,也就算了,可是六十过后的,七十打头的,有“文化程度”的,阅历经历相当富裕的老人家,有手机了,开微信了,没事了,也这么传啊,转啊的,是人生所行之道,不能自理?还是转来的是你信以为真?
我务必头脑清醒——七十的人啦!小什么小!沧桑乎,知其所以然也!
201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