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上点豆(杂思)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垄上点豆(杂思)
 

食堂和娘食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02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我到现在还没见过众口全调的食堂,相反历来反应不一,甚至常常挨骂的都是它。
      我从来也还没听哪家的子女说过自己娘做的饭菜难吃,顶多在别家说“你娘做的菜真好吃!”
      其中的因果,若以五十年之前人们的口碑来讲,食堂的好不好和娘做的饭菜怎么样同属一个问题“好不好吃”,问题相对集中在口感味觉,而不是三四十年来愈演愈烈的对公共事务的唯我和有时连自家无法容忍。
      有一种说法,说后者才是真实的。
      我仔细比较了一下,五十年前和三四十年来,最大的区别在于:一把共同信任的“社会”统一标尺,和各人自制的以“人性”为名的自我标尺,简而言之,是“社会”尺量各事,还是各自尺量各事。再讲土一点,就是“公心”还是“私心”的问题。
      现在的人,好像凡事都有个得失的度量和定夺。趋利避弊本是有意识人的正当,而正当的利弊权衡更理所当然。谁又愿意做得不偿失的呢?
      但是,五十年之前有亿万人,甚至小小年纪就懂得,就也要,就心甘情愿,常常做得不偿失的事。那时整个社会倡导“舍己为人”。
      我不想争论“舍己为人”方方面面的是是非非,就事实已经过去的辩证的唯物的历史观察来比较三四十年来,它当时的社会效果确实,而且绝对要比现在要好得不知多少倍。
      应该说,那时候也辩证地提倡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显然使“舍己为人”有了“种瓜得瓜”、“得到补偿”、“社会反馈”的“公平合理”“回报”,不至于片面和失衡。
      从那个年代过来的男男女女,今已过了半百,过了花甲,过了七八九十,我本身就在其中。在其中看一样和差不多的,却多少还看得见当年的遗风留韵,可惜也时有感触岁月蚀剥后的露骨。
      天天看社会新闻,看到相残的,杀戮的,加害的,打斗的,尤其互相关系本是两代、夫妻、兄弟、姻亲、师生的,至交的,更令我不忍睹。
      但是我想得通。
      之所以想得通,是因为有上述的认识。
      我还认识到,现在提倡的“感恩”、“母亲节”、“父亲节”,实在是恰恰佐证了社会的和家庭的基本道德被泛自我所沦陷,丧失到非呼救和不动用律法来归案,不足以见效的地步。
      然而,能见效的好比北京天空的能见度。
      许多学生不再在学校食堂用膳。
      许多子女热中于美式垃圾快餐。
      包括哺乳期的婴儿必须依赖奶粉冲水。
      还有一些受邀请吃免费大餐的人,竟然当面抱怨主人的小气。
      我在想——
      是人,还是社会;是别人,还是我;是五十年前,还是三四十年来,怎么了?为什么?
      小时候,我听老人家说过:“吃谁的奶,是谁的崽。吃哪一主的饭,习哪一主的惯。”
      现在好些学生抱怨:“我们学校的食堂炒出来的菜哦,简直就是猪食!”其实,他们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恐怕从来没有见过喂猪。
      现在好些人自称“在我们这个圈里”。让我联想到铁罐的面上,印刷的奶牛和牛栏,还有炸鸡块鸡翅鸡腿的圈养。

                                                    2013-07-01    今天起修改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