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我想些什么
|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28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
| |
光听不看古二十四孝,以为何等的难。一旦看察,不要说我这般年纪,就是现今年过半百的,也多半能够做到一半以上。何况于今来做,有的轻而易举,一蹴而就。
鉴照我行,我的母亲和我的父亲在世去世之日,除“恣蚊饱血”和“尝粪忧心”实属愚昧和“埋儿奉母”,我无此举外,二十又一皆行之有类似。
“孝”可如此,但要说“顺”则未必,有时我会白目拗,跟我的母亲还少,与我的父亲就多,拧着的别扭。是因为思想方法的不同,思想目的的差异,思想立场有别;时代的、时间的、环境的、条件的、所处的,有些会产生时过境迁与缘木求鱼,事过境迁与刻舟求剑之别。
有前车之鉴,我六十五岁以来,已极少与子女说,是晓得自己虽非大逆,但已不道。
不道,并不是不同道,更不可能分道扬镳,而是识途老马体力不支于随开车子女并行。
我一生都怕给人造成连累,所以,五十岁想到八十,现行的依然是调整过形式后的原计划之按部就班。即使皈依,也不过三十多岁时我与佛缘有了个落实,还是作为老来修身与养性的一种鉴借。而日志的写事,也是思想中有的,原想法只在电脑文件,后来加载到“博客”网站。
但还是累了二三,偏偏都无姻缘血缘的。
六十五岁,进入“年轻的老年人”以来,我常自问:我想些什么?
这话的完全句应该是“我到底想要些什么?”根本的意思是“我最须要什么?”
“须要”是必须要有,不可没有的,程度上已不仅是“需要”——希望要,但不是缺了不可的。
我问自己,常无答案。
于是,张望四周,包括内地《我的丑娘》、香港《桃姐》、美国《老无所依》、日本《彩虹老人院》的缩影,“时序”、“生物”、“心理”、“社会”的年龄划分科学,社会新闻等等。
于是,总结:处世不同,人各有别,但万变不离其宗——食、色、性。
食未必多,即使没齿,也不忘食,好尝之,返老还童状。
色,如佛教所指“物质”,未必样样要多,但最舍不得的,也就是最看要紧的是钱。
性,老夫少妻,老妻少夫,78岁夫使73岁妻怀孕,未必个个,但调查报告说“绝大多数老年人有性欲望,许多老年夫妻一个月不少于2次性行为”,“数据显示,老年人有伴的要比鳏寡孤独的更长寿”——如此,究竟是科学揭开了私密,还是真情颠覆了假想?
其中,最令我费解,但最终还是得出答案的问题是:老人家为什么个个——无论是财富过数十亿的,还是有退休金、医疗保险、子女富足的,都把钱最看的要紧?
我的答案是:对人的不绝对相信。也可以说,包括对亲眷血缘的孝顺程度没有绝对的信心。所谓“长病床前无孝子”,已然是现实。
试想,我个七老八十的,子女不也年近半百!我要八老九十的,孩子也就六十七十的不是!谁来陪床,谁来守夜;能来,熬得了夜嘛!所以,得找护工,护工每天得有百二十元的,闹个住院三个月半年,瘫痪在床三年五年的……钱啦!得有钱啦!
不是子女不供着,不是儿孙不给钱,只是……得看脸色……
桃姐有个干儿子有钱,桃姐住的是老人院,她得认命,保姆一生,算是得了善报的么?
老无所依的不在于没钱,而是没人可依。
人生宛如一道彩虹,对于老人,老人院是最后一个美丽的幻象。
我呢?
须要什么?
感恩我的母亲和我的父亲,让我在带着我的子孙给他们献花时,心无惭愧。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英国的谚语,不知第一个说这话的,多少年纪。
为我所累的二三,给了我的何止玫瑰。
2012-08-27 子夜
本篇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