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上点豆(杂思)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垄上点豆(杂思)
 

灯下观点

   发布日期:2010年10月05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租进来时,东家介绍说,餐桌上的小吊灯叫“水晶柱灯”。
      我口无遮拦:“该不会是真的吧?”
      东家笑的开心:“当然不是真的啦!玻璃的嘛!”
      如梦幻影。


      东家走了。
      我一个人在。
      不开灯,观看这灯盏,觉得这样儿蛮可人的。
      一块画报大小的长方形不锈钢板下,六条极好的细银线,垂下六个“喝水的透明的长玻璃杯”。
      这么说,没见过的人,也不难想象这物件的大概。
      其实嘛,当然咯,不可能真的就用喝饮料的玻璃杯啊——实心的六根玻璃柱,每根柱里,安一颗小小的灯泡,顶口拧个银色的盖,各自成盏,然后合而成组。
      我敢说,设计师在创意时,灵感一定来自透明的长玻璃杯,甚至是在餐饮时,看到杯里的洁净水还在冒着小小气泡!
      否则,就不会把根根灯柱玻璃故意充些子气泡。

      生活用的玻璃制品,尤其是器皿类的,最忌讳玻璃里带气泡。凡是带气泡的,哪怕设计的再怎么好,也是不合格品。
      然而,这盏灯的设计师偏要弄拙成巧,让人看后不但不因气泡生气,反而赞其精美。

      尤其是夜晚,灯亮起来,即使我口渴,光是看看头上这些冒着气泡的“水杯”,也沁心。


      我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一向容不得缺点的性格,怎么竟能这样喜之悦之这些有点的缺点。甚至因为有的灯柱气泡不够多,而觉得它缺点太多。


      就文学手法的相反相成理论,倒是可以说得通的。
      有故事二则:
      秀才诗会,以现场景色吟唱。此正柳扬花季,又值太阳落山。抽到头签的,叽叽歪歪了几下,冒出一句:“柳絮飞来片片红。”惹得众人彻底笑翻。试想,这柳絮分明是白的,咋地红色了!兄不忍弟被讥,急压上一句:“斜阳映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这一来,赢得全场喝彩,叫好不迭。
      这是救一句的。
      还有起、承、转、合,自己搞怪,语惊四座,到底喜出望外的:
      某妪寿宴,家眷亲朋宾客满堂,皆送礼时以诗贺之。两对女儿女婿共商,如何语众不同。到时日:
      长女先一句:“这个婆娘不是人,”其老母气得只差断气,全体声讨:“不孝!”
      大女婿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其老岳母气顺心舒,大家赞口不绝。
      次女接第三句:“个个儿孙都做贼。”其兄弟侄儿已经去拿扫把木棍了……
      二女婿悠哉悠哉托着个果盘上前:“偷得蟠桃献寿辰。”满屋生辉!
      有人把这事挂在大清国乾隆时代纪晓岚的名份上,说是他在王翰林为母做寿时即席的助兴。
      到底怎么样,管它的,就跟我在这盏灯下,不管它是不是喝水的透明的长玻璃杯一样,能赏心悦目就行!


      就漫画中的小孩来看,有时候,会觉得有雀斑的比没雀斑的更耐看。说幽默吧,有雀斑的真不失自我特点;讲缺点吧,又明明白白是优点。
      我又想到有个当娘的,满脸的雀斑,不是漫画,胜似漫画。叫她去美容,她笑说:“这是怀阿吾时开始出现的,是我的光荣。如果真把它们给祛了,我怕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呢!”
      由此可见,有点的缺点,一旦关系到“意义”,就神圣得志在必得!
      下回再见到东家,赶情问问怎么选中这盏灯的,应该也有意义。
      而对于我,性格又确定了:这盏灯,虽然给了我观点的机会,却无多意义。
      只是清闲里,看看玻璃,随欲其他而已。

                                              2010-10-04  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