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自在(修持)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三门自在(修持)
 

不刻意的孤独

   发布日期:2014年08月19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皇帝垄断原意人人皆有“本身”之“朕”字不算,还以“位高孤独”自醒,又以“寡德之人”自谦,是“朕”之“孤家”、“寡人”的刻意孤独。
      罪犯服刑,被迫间隔,是身不由己另类的刻意孤独。
      佛、道皆有“辟谷”的修行,图的是清静处幽、专心参悟、修身养性,那是有教有类的刻意孤独。
      刻意的孤独很是痛苦,因为要忍受痛苦,所以很须要耐力意志为之。
      我的越来越孤独,则清爽,完全是自然而然,没有明确的哪一天开始,也不知未来的境界,似乎现在这样日不口语二十句,言下之意成一篇,午子昼夜起卧,晨昏随时作息,交道网络,罕见当面,是再惬意不过的简单一个。
      之所以能够这样“很清爽,完全是自然而然”,仔细想想,是很有道理的。
      第一,到了甘于独处的年纪。
      归纳与我的父亲相处的以往经验,以及长期对周边常见老先生们的观察,我的结论是:男人的年纪越老,话越来越说的少;一张座椅,在冬日的阳光下,在夏天的凉风里,静观沉思,是老夫们几乎无二的相似。
      这是男人生存方式的普遍规律,不以人的意志而左右的一律。
      第二,是大知识者相同的必然。
      我检点过近现代汉民族的文化名人,凡大知识者,必定是孤独。
      检点到冰心、钱钟书时,愣了一下——怀疑自己这一见解的精确,后来掂量到冰心1949年后再无大影响的作品,却养了肥猫,死了那么多年后墓碑被亲生子泼漆;想到钱钟书虽无这些生前生后事,作品亦如是的再无,也就一笑了之知识分子。
      大知识者,未必有大作品宣扬在外,而必要自己、自在、是具有了知生死的识生命之大家。
      我的开悟师悟智高僧是佛门的大知识者之一。
      我不是,求知中,不单一佛理,更有其它方方面面。
      第三,有太多的事必要在安静、独处的环境里完成。
      对于有年纪的老者来说,求知的过程,行少坐多,静思滤想,决不似凡夫俗子那样以热闹度日的,凡夫俗子的“凡”在于“俗”,而“俗”又致其“凡”。
      即使这意思确实贬了凡夫俗子,但正因为我自己还在凡夫俗子的阶层,只因望非凡者知识项背,受生动的影响,才以春蚕丝尽破茧求新生为应该。
      第四,现当代每个人的存在,知识大家也好,领袖乞丐也罢,伟大人物或者凡夫俗子,无一不是“表面的孤独、实际的在众”和“表面在众、实际的的孤独”。
      第五,个性中秉承了生父遗传的甘于孤独基因。
     
                         201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