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自在(修持)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三门自在(修持)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及其它

   发布日期:2014年03月03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1963年的寒假,我从武汉回南平过年。家人团聚,那当然是高兴万分的。
      有一天吃午饭时,我的母亲在却面容冷峻:“达在街上碰见我,连一句都没叫。”
      这话应该是说给我听的,说话时那双眼睛偏偏盯着我的父亲。
      我大气不敢出。
      “细囝伊目珠没看吧!”我的父亲语气柔顺如棉。
      我的母亲反而泪水夺眶而出!
      这是我第一次看见我的母亲掉泪!
      我害怕极了!
      “依妈!达真的没碰见你啊!”感觉自己的声音在发抖。
      “我去街买菜转来,在胜利街口口,专区医院阶下那里,你不是在呢靠解放路这边走吗,我还叫了你……”我的母亲拿手绢摁去泪流。
      我惟一的担心是我的母亲会去自尽:“依妈,达真的没看见依妈,也没听见依妈叫达,如果有,还有不叫依妈的吗……”
      这自然而出之语的三声称谓,相当于某种程度的补偿。
      “是不是细囝的眼睛近视了,去配一付近视眼镜看看。”我的父亲总是懂得及时找到很具体的物件来帮助解套。
      这事,我记得在哪篇日志里提到过。
      复有以上的描述,又比较过去写的详细,原因在于,前些天不期然间,翻到自己戴眼镜的照片。

      今次,我想就视而不见和充耳不闻,写点关于自在的心得。
      说起那次使我的母亲爱心大伤之事,千真万确我既没有看见其人,也没有听见听到其声?
      以我现在的知识,必定是看见了,听见了的。
      那,是故意要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吗?
      不是。
      是因为心不在焉。
      “焉”,古文语气词,相当于白话里的“呢”。
      我心不在呢!
      1964年一节俄语的课堂上,老师就点过我的名:“你心不在‘焉’!在‘马’吗?”
      1993或者1994年,我骑自行车回家,不就直接撞到电线杆柱子了吗——马路新扩建,原先路旁的电线杆,这时居然还在中间等待迁移。
      类似的事,说“不胜枚举”太夸张,说“时有发生”不为过。
      我心想到哪去了?
      我不知道。
      要知道,我还能不及时收回吗?
      心理学教过“注意”、“随意后注意”。简单地通俗来讲,注意是受意志力作用而为的行为,而当意志力作用转到潜意识的后头去时,必要有外因的提醒,才会再出来注意。
      视而不见和充耳不闻则是介乎于“注意”与“随意后注意”之间的空白。
      一个不曾修身养性,或者修养绩效低级的人,出现心不在焉也是常有的。譬如,小孩子做功课,手里的笔忽然停了下来,眼睛也一时间完全没有了灵光,或者捧住书本读十几遍,就连一句都背不下来。为什么,大人说孩子“不专心”,其实,就是视而不见和充耳不闻造成的,“脑子里一片空白”。
      往往自己无法说清楚“心不在焉”,心去哪儿了?
      这些年来,我还常常遇到被吓得心脏猛然剧烈跳起的情况 突然发现房门大开!突然出现一个人在我的身后!
      全都是我的家人!
      于是要求他们进家门前,务必先按响门铃,以提醒我的心能从从事中回来。
      我终于明白,对一方面事情的视而不见和听而不闻,除了“空白”,其实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专心致志于另一方面。
      当专心致志的“这一方面”,“这一方面”被“全神贯注”充实到饱和的状态了,也就是完全“注意”其中去的同时,与“随意后注意”之间的“空白”则不存在。
      人世间有太多的色彩和气味,有太多的利诱和导向,有太多的希望和梦想,有太多的正事和偏好,有太多的喧嚣和劳杂,有太多的虚荣和现存。如果逐一注意,事事关心,句句辩论,最终必然遍体鳞伤、一事无成、莫衷一是、到死遗憾。倘若能修身养性到明明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却故意作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之状态,那么,达此境界者,就是自在的人。
      我的母亲那次掉泪,也是我唯一见之的一次。
      我和我的母亲一样,总是在别人家无所谓的事上,会有特别过敏的心情感受。
      我的母亲老年配了付散光花镜。
      我现在只在翻查字词典,才戴老花镜。
      我的从戴近视眼镜到戴老花镜,不也是一场从很刻意到顺其自然的过程吗?
      一个人,倘若能修养成视而不见和充耳不闻,那其心是真放下的自在啊!

                            2014-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