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自在(修持)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三门自在(修持)
 

我改造了佛

   发布日期:2010年07月26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近日的22、23、25三天,接连上传了关于佛的文字和配图。其实,里面的佛,是经过我改造的,取材于网络的原来,不是或不尽是这样。


      23日,《【追究不得的语词】缘份》里我讲了个故事,原文是这样的:
      “什么是缘分?有人问隐士。隐士想了一会说:缘是命,命是缘。此人听的糊涂,去问高僧。高僧说:缘是前生的修炼。 这人不解自己的前生如何,就问佛祖。佛祖不语,用手指天边的云。这人看去,云起云落,随风东西,于是顿悟:缘不可求的,缘如风,风不定。云聚是缘,云散也是缘。 感情也如云,万千变化,云起时汹涌澎湃,云落时落寞舒缓。感情的事如云聚云散,缘分是可遇不可求的风。”
      我将之改造以后,成了这样:
      “我讲个故事——
      同样“何为缘?”一个问题,人所得到的答案各一:
      早课和尚的说法:‘觉前世,醒今生。’
      午间高僧的禅句:‘原是缘,缘是圆。’
      傍晚菩萨上中下指着白云,飘浮在蓝天的,游离在青山的,倒影在绿水的,曰:‘是。’
      晚上观音用拂尘拂了一下夜空,圆月中天,同时水中也有了一轮明亮,笑问:‘似?’
      人心领神会,却依然道不明究竟。”
      在我文字里,对用“故事”一词作了自己的规定,即:并无其事的所说。所以,在我的故事里,和尚、高僧、菩萨、观音,在的都是佛门,改去原故事里的隐士。因为隐士不一定信佛。
      从智慧低的和尚起始,层层推进,推出人人心中皆有的高境界的佛教形象,直到观世音。中间有菩萨。
      佛教中有五十二位修行菩萨,我不具体说是哪一位菩萨,意在个个菩萨都有如此境界的认识。
      观世音也是菩萨之一,因为其受信仰的广泛,而且手中有拂尘一把。拂尘可以成为我故事中的道具,所以在我的改造后有了出现。
      对话内容的改造是特别重要的。
      原故事隐士说的“缘是命,命是缘。”玄而又玄,不能解释基本,而高僧说的“缘是前生的修炼”不能让人信服,因为并没有谁见过自己的前生。
      我改了,先为各个设定时间,再就处境结合着说话。
      和尚在早课。四点的晨钟,引发他说出“觉前世,醒今生。”是为大梦初觉。
      高僧在午间。不是和尚那样的说,而以禅句:“原是缘,缘是圆。”什么是“原”,前世;什么是缘,今世、来世,与前世衔接,如佛珠链条之圆,如日在中天之圆,如法轮转动之圆。因为原缘圆,如环之无始无终,所以,善缘、孽缘、良缘、恶缘,都是有着互为因果的因缘。
      原故事佛祖不语,用手指天边的云。编故事的人怕看的人不懂,便将自己的领悟续写于后。我看后感觉:一则“缘不可求的,缘如风,风不定”并不符合现实;二则把“云聚是缘,云散也是缘”归结到“感情”,这样就把方方面面无所不在的“缘”削减到只有一点。这显然是不知什么是缘的,把佛祖看成了周杰伦张惠妹。
      由此,我改造出的菩萨和观音分别在傍晚和晚上来说。
菩萨上指飘浮在蓝天的白云,中指游离在青山的白云,下指倒影在绿水的白云,分别示意出自由空灵的寻找、机会遭遇的聚散和本不存在的幻影,从而将缘分的欲望、欲望的实践和失望寓意其中。
      观音的一拂夜空,得圆月一轮,说明缘是画出来的,要人为,而且在黑色天幕中,除了浮尘,缘才显现出明亮。
      我故意造出同样对水中之影的菩萨和观音不同的表现。菩萨曰的是“是。”观音笑问的是“似?”前着肯定,后者发问。这就是一般的菩萨不如观音菩萨,同层不同次的区别了。
      篇末,我将自己对缘、缘分、缘份的理解写成一联,并配于图的左右:“原是缘,缘是圆,原缘前世后生圆,安知似乎多少事?世非事,事非似,世事后生前世似,不觉圆了万千缘。”

      搜索缘分的图片,觉得其中二张各有所取,一可用其布局和底色,一可请其正面全身佛像。
      经我改造,成了我的佛像和所撰联的在所。
      细心看,可以比较出我改造的佛首要比原图的小
      为什么要对佛首进行改造呢?
      因为原图所拍照的佛像是一尊雕塑。大的雕塑一般都置于高处。如果头部按正常人的比例来塑造,安放上去后,由于与人眼视角与其距离的关系,人看那头会觉得小了,反而不正常了。所以,行家里手就把高大人物的头部放大着塑造。
      我配的图是平面的,观看的视角是平的,所以必须改造成符合正常人的比例,整体才显得匀称,造像更为端庄。


      25日的《理解李叔同和你的突然》,也有一张是我改造的佛教图。
      原是一幅电脑合成制作的图,在第一眼看到时,感觉很美。以明月为背景,以大海为中景,以据说雕塑的是取经玄奘为主体的前景,融和得特有诗意。
      我首先不满于玄奘脚下的草,清晰得呆板,是拷贝了一半再粘贴,然后水平转成左右完全对折的对称,不仅一点生动的没有,还败露了制作者的手脚。其次是玄奘即使已经从西域返回西安,但既然要表现他取经的求索,那就不应该朝东行。第三,太过诗意的画面又太过明亮,寓意苦海的水太平淡,显然波澜不惊,也就没有规劝世人回头是岸的效力。第四,尽管是神话的写意,但有的现实必须要遵从常识,不能臆造,这画面的月那样的圆明光亮,怎么还能显现那些星星呢?世人“月朗星稀”之见,不论是否佛之所在!
      我改造了,找来波涛起伏的大海,把我过去拍的芦苇做成风吹动的,以佛之名义请玄奘回心转意向往西方。


      22日《答关于灵魂和佛》里也有一张观世音的造像。
      原图在网上本不过就是一件白瓷。已有人借它来制作出赋予新意的佛教图片。大凡有观世音的造像,就有净瓶、柳枝、拂尘、莲花、水龙。
      我依然喜欢原图的黑白分明。
      我从背景的黑色看到世人不能自拔的苦,又从这么一尊静态的、有着一脸圆满的、白洁的胸像,想见菩萨救世的清纯。
      我想,世人靠着什么来理解佛呢?佛有一盏灯。那是世人供在佛前的。只有懂得佛的灯已经存在于各人心中,得靠自己来点亮,佛的灯才有光明。
      在我的意识里,冥冥中的佛灯不是油灯,而是似是却不是蜡烛的。于是,我以佛的教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为烛形,点燃了起来。
      观音菩萨在西方,面朝着我们所在的东方。
      我们常常会说“相由心改”,以为自己止了恶、改了邪、行了善,便改了自己的面相手相,改变了命运,却不晓得根本的机缘,在于先有对佛的认识,然后针对佛的是与不是,进行自我的改造。
      佛是什么?
      佛是自己的心。
      人贵有自知之明。
      明的就是一盏心灯。
      我继续着我的改造。
                                                           
                                   201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