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捕鱼(散笔)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清溪捕鱼(散笔)
 

茶水入画

   发布日期:2015年04月08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那时我二十三四岁,纯心自以为若人与人之间啥都不计较,啥都可以随随便便使,那关系就是铁,全然不考虑人家是咋感受。

拿喝水的事说吧——

六月大夏,从龙湾大队到公社所在地的大坝大队办事,徒步走去二十华里,返回时先到在地的老郑家要水喝。

老郑夫妇忙不迭把一大牙缸凉开水全给了我。

我一口气全都灌了下去。

从此,我得了他们给的一个绰号“水牛”。

我也乐得自刻一枚闲章。

迄今,石印犹存,老郑夫妇都已经作古;提起那绰号,同批下放干部的,或尚有二三人能记起。

说实在,当时那年代,烧水用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所以,四五十年过去,再“问世间情为何物”,似乎饮水可知。

却也难说,这四五十年间,走过无数亲友店家农舍,喝饮过无数杯碗壶勺的茶水:冰糖甜的,大红枣的;观音铁的,罗汉果的,碧螺春的,龙井香的,茉莉花的;一克上百元的,自家草药的,一碗足以醉的,十碗才过瘾的……都忘了具体在谁哪里喝的,用的什么茶具。

有老郑家那口特大号的牙缸,搪瓷的,破了边的,白色的面上印着红字“毛主席语录  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福建省建筑材料机械厂革命委员会赠”,不用记,都记得

所以,四五十年过去,再“问世间情为何物”,似乎饮水难得可知。

四五十年间,我独自在所的斗室里,我们家起居厅堂中,究竟购置过、收受过、送予过多少种类、多少材质、多少数量的茶具,忘了,没去记,破了就丢掉,旧了就弃之。

最近不上一个月,我自个儿使用的,比较之前的所有都显得简洁——全白、矮个、无把,甚至粗糙到表面还留有烧瓷坏了的气孔。

觉得它最合适我的现在。

不是谁赠送我的。实在是我自己买的。

并非贵重的日本九谷烧,而只是在路边一家杂货铺买的,五毛钱一个的民用粗瓷。

喝水得有什么事吗?

喝水就是喝水,解渴,要啥事干嘛!

饮茶要什么事吗?

没呀,撮点茶叶,滚水一沏,得—— 呷就呷,要抿就抿,要饮就饮,也不用什么事吧!

我已然这么直截,这么了当。

但,并不等于我不喜欢喝茶饮水时,一边欣赏茶具。其造型,其用材,其做工,其色泽,其设计家的美学思想……我还是挺喜欢感触,挺喜欢感想的。

在奈良的喫茶店里,坐在榻榻米上,欣赏日本茶道的慢条斯理,接下去观看艺伎的歌舞。我懂得了大唐文化的传存。

在武夷的宾馆里,靠着明式的木圈椅背,感觉中国茶道的表演性质,听闻关于大红袍的创作,我努力地找寻三千年的下落。

不再去。

前者,我已知其所以然;再看,羞愧自己竟然在异国遭遇本国史的再现。

而后者,又何必由我替百千年的后人提前看历史新编呢!

这样,就回到现在的茶水之饮来。

过去,大约四十年前,我就晓得送人礼物不可送钟,谐了“送终”的音。但改送茶杯若干人若干套只之后,因为忽然有那么一天醒悟到《红楼梦》的“千芳一窟,万艳同悲”的“哭”和“悲”,从那以后,便再也没敢送杯了。

越往后,我越减少了与人的交往,当然也就少了手信的收纳和回礼。直到好几年前,有一次,孙子向我解释网络用语“眼前就一茶几”的意思就是“全是杯具——悲剧”,我笑悟之:早在他们的“创作”的多少多少年前,这已古老了。

现今的人们太忙,即使人找喝茶,其最瓮之意不在茶,而在“有事商量”。

像我这样不忙的,倒真想找个很乡下的地方,找个很乡下的人,汲井水或接山泉,黑炭红炉,陶壶其上,煮啊沸腾,沏而代酒,对饮以茶,相对默默无所聊,听风过耳,看月行云……

宛如一幅古画。


201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