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上点豆(杂思)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垄上点豆(杂思)
 

为什么一定要说

   发布日期:2017年08月10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为什么一定要说?”

对于任何,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来“说”的人来说,都心知肚明:为了表白,为了交际。

这样的认知,通过实际中的实践,能感觉到,能学习到,能体会到的。

许多动物都能这样,包括蝼蚁。

可见,“说”在世间的鲜活性、广泛性、普遍性、永久性、必然性、必要性、天赋性。

表白是单方的。

交际是双向的。

至高的表白,可以是“宣言”。

威仪的表白,可以是“命令”。

庄严的表白,可以是“发誓”。

挑战的表白,可以是“檄文”。

传达的表白,可以是“通知”。

礼节的表白,可以是“请柬”。

征询的表白,可以是“求婚”。

诚意的表白,可以是“保证”

攻击的表白,可以是“指骂”。

恶意的表白,可以是“诅咒”。

凡此等等,无非要的就一种结果:让人接受。

接受之,信其可以。

可以这样做。

非此必受法处,或者人责,甚至天谴。

此为吾心。

此为吾欲。

此为吾愤怒。

此为吾反抗。

关于“为什么一定要说?”我知以上,已大概够自己用于此世。

但是,我从“为什么一定要说?”的反面着想:不说可以吗?不说就不可以吗?

许多文艺作品里,人物的纷争、滋味、纠葛、悲剧,是“非说不可”和“坚决不说”的造孽和遭孽。

我因此想到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父子、夫妻、情人、朋友、业缘等等的“说”与“不说”,“一定得说”和“坚决不说”。

不说“我爱你”可以吗?

不说“一生一世只爱你一个”就不可以吗?

不说“我不敢了!”可以吗?

不说“我保证:再也不敢了”就不可以吗?

看过,挨过,听过,说过。

坐日行程八万里路的云月,看挨听说多了人间,少年成了之后老人的现在,孤独地静静地寂寞地无情地来思考,来找寻这个问题的解答:“说”的表白和交流之实质性是什么?

当我的子和孙一时间都学着在表达自己某一见解之末,习惯成不知不觉然地加一个后缀词“对”——譬如:“我认为,这件事情的本来就是那样子的,对!”又譬如:“当时,我听到他就是这么跟我们讲的,对!”——我这样说:“提醒一下,往后,句子后面不说那个‘对’字,可能更好。自我肯定自己的话,有必要吗?加了,反而显得缺乏自信。”

因为想起自己曾这样开导过子孙,才在日思夜想中,推导出一个新的认识:重复地、一再地向对方说“我爱你”的人,会不会因为有两种心理可能:

其一,可能连自己都不自信。这种情况,应该不多;即便有,那其用心有可能别致吧?

另一,可能是真的,也可能一时间里是当真的,为了满足对方的希望,尤其是在对方提出“你爱我吗?”时,这样作答,更在对方提出“你还爱我吗?还会爱我多久?”时,作答说:“爱你!爱你!永远爱你!”对方随后说:“我也是。我也爱你!”——这种情况,可能甚多。

我是不认为“人生如梦”,“往事如烟”的,特别不用“人生如戏”的。排除对话人有逢场作戏的成分,倘若二人说的都是真心话,那么悲情第一是出于被问式的作答,悲剧色彩第二则在于“我也”,“我也”的前提是“你爱我”,也就是“我的保证是有条件的”;那么,当前提不再,保证相爱的结局就都只能是不爱。

这是我反向思想“不一定要说”和“从来没说过”的由来。

想象:嫖客、娼妓双方为交媾而为的交际,以上说的,有吗?多吗?

想象:在我直觉里,初夜近乎就是乱伦的那男人与童养媳圆房,他怎么能形势得起来!那是怎么样的心态!以上说的,应该不会有吧?

常识:我、我的子女,跟我们两代同年纪、同辈份的人们,以上说的,极少,很少,几乎没有,从来没过的。

现象:父与成年儿、成人之子跟父亲,平日里,普遍是很少交流的;一般是有要事大事才说的;就是有说,也没几句的;更别说有以上的咯。

想象:一般是,父不在了,儿子会很长久,长久甚至长达至终,内心怀念之,发觉自己的行为好似父亲在世。

还是不说“爱”字。

为什么?

因为存在。

不说也存在。

存在于已不存在。


2017-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