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上点豆(杂思)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垄上点豆(杂思)
 

做夏就是立夏这天做吃的

   发布日期:2016年05月06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连看几则关于福州民间立夏风俗的东西,尤其把“爱国主义教育”、“戚继光打倭寇收复台湾”捆绑兜售连东西都不是的,我正想唾一句:“日他妈!”却赶紧改口:“阿弥陀佛!”

我当然不会无中生有用这三个字的,因为在此前半小时,读到一篇纪念文章里的两件逸事:1983 年 3 月,《人生》第一次获奖,接到通知要他进京领奖的路遥,苦于凑不够路费,不得不让弟弟出面去借,然后赶到西安火车站当场买票,进站前骂了一句:“日他妈的文学!”

1992 年《白鹿原》问世之前,陈忠实总抽味道极重的劣质烟,有一次,他边抽边骂:“日他妈,咱没钱,抽这烂怂烟便宜么,劲儿大。”

两位都是中国长篇小说最高荣誉“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虽然都已谢世,但看这三个字,如见其貌,似闻其声。

文明裹物下,世事的本相,原来可以这么简单、粗鄙、直截了当的啊!

老福州土著,在立夏这天,舀着现磨的稀米浆,煮成一种叫“鼎边糊”的汤食,又有摊成煎饼的,还有用平日干米粉做蒸糕的。盛在酒盏、饭碗里蒸,所以分别叫做“盏糕”、“碗糕”。其实就是米发糕,只是福州土话没有“发糕”一词。

邻居关系好的,共一口灶,叠多几层蒸笼;煮好的鼎边糊,相互赠送,口语:“尝味”。

总体说起来,这一天,妇人们为过夏节而做饭物的过程,叫“做夏”。

我之所以气不打一处来,不仅仅是原本只是黎民为好吃找借口的,竟然在跟日他妈时被“主义”纠缠到一块,还尽写别字。单举一字之差为例:把福州话音的“盏糕”,写成“井糕”!

日他妈的——井糕怎么蒸?!怎么吃啊?!莫非国殤?!

《春秋农事》  http://cqns1946.com/contents/4/724.html  曾经详细写过“鼎边糊”,标题“【人言可煨】这人很锅边”。文中的“这人”是泛指。

近日来,有个叫“魏则西”的人,死在北京武警二医院。事件引发了当前网络的最热闹。被揭发出来的是“莆田系医院”。因为卷进去才被带出来的有“百度”、“部队医院”。魏则西在此事件中,就不再是泛指的“这人”,而是具体的人咯。

类似此件的,非当事人家属亲友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凡人之事,却导致出不计其数的微博文章、电视谈话节目,都在做个十百千的分析。可是,有一点,我想到的,却无一言及。我想到的是:这死人的事件和死因的本身怎么样,另当别论,但后事的热闹,我真觉得对“某”来说正中下怀。

问我“为什么?”

我想说:是时候。是个可以转移开必有人要引人注目的那视线的这当儿。

再问:“什么当儿?”

“ 5 · 16 ”五十周年。

还问:“那又怎么样?”

不怎么样,做夏之后,“魏则西事件”的热度,我估计在 9 日之后削减,新起的更吸引闲人、好人、好事人、官人、官僚人、平民、平头民众的,会是“井糕”!可能出现在 5 月 12 至 20 日这十日。

反方向说我起先写的那句话“文明裹物下,世事的本相,原来可以这么简单、粗鄙、直截了当”,也通顺:“简单、粗鄙、直截了当的世事本相,原来可以在裹物下文明。”

“阿弥陀佛”?

想路遥忠实之言:“日他妈!”


2016-05-05  

丙申三月廿九 二十四节气之第七“立夏”   我照旧吃饭、喝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