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上点豆(杂思)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垄上点豆(杂思)
 

比喻三则

   发布日期:2014年10月05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逐客之礼


    李白与庄周邻里,几十年交情甚笃,尤其文笔事。

    此日,李白唤来庄周,出示诗作给看。

    乃上一日庄周提过意见后的新改。  

    庄周看好,便开口将感受讲予李白,还举例说明。

    讲兴正浓,李白如以往之屡次,说:“不好耽误你宝贵的时间。”

    庄周来时诚心诚意,此刻悻悻,一句“拜”了,内心笃定从此不再此类。

    此过程,恰孔子过路看的清,听的明,猜的到。  

    见庄周闭了自家柴门后,孔子问李白何故如此。

    李白辩道:“我是真的怕占了他的时间啊!”语义更像自己的一腔冤情和一片真心,却遭遇一桶冰水。        

    孔丘曰之:“你以为你是党,庄周是你指挥的枪啊?哦!你叫他,他就‘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然后‘挥之即去’,是吗?”

    见李白变成李红,孔丘接着解悟说:“就算他真的胜了,你没发个勋章什么的,也就算了,起码也得来句‘上茶’呀——他就知道自己该走了嘛!”    

    这下子,李白连称:“那我家有的是”。



箫笛之变


    古画今题虽无非文字雅玩之乐,但仍必要抒真情、言心志的,才算得‘上’。

    读画之古,思考当今,别出心裁,为己所用。

    有人好题,也有题写的功底,但因缺“今”,只会就画说话,又能题一首,第二、三首如出一辙,是少“两”。其症结在于思维的着眼点固化在“画”,而不是“今题”。

    要根治症,解开结,这就必先要不受作者名望的拘泥,才能摆脱画作具相,才能再围绕画题来立志抒情表意,才有可能推陈出新,最终为我所用

    所谓“别出心裁”的程序要领,则是:具备另有所“别”的想法,采用新的“裁”法。    

    假设:古人先发明了箫,一群大家一向竖吹挺好的,后有来人异想横着吹,于是私下他想方设法改造箫的结构:打通上端留有的竹节,使一根竹管的内膛中空,又不再在管下端的背面开音孔,而是把吹孔和音孔都开在管身同一上方,并增开了一个膜孔,此即为了新的乐器——笛。

    箫、笛虽然同材,同料,同质,却因为后者利用相通的原理,无异的指法之后,别样了前者吹的姿势,连吹法也改了,当然还多了贴竹膜,结果竟然音量、音色等等都截然差异,成为同门别样的器物。

    箫改造成笛,也有可能是偶然,假设本应该不通的一端,因为外行工匠不小心锯掉了竹节,发现竹的内面有膜,拿来贴的好玩。错误的修改、弥补,也有可能造成新物。

    总之,这是先有新的思维方式,才有新的想法。



事物向背


    我很了解你为人处世的端正如一个正方体。

    你也很认定自己予人、予事,出面如一个个的正方体。

    你当然心知肚明正方体的每个面是一样的,理所当然在别人来看,只需看你一面便知另五面;便晓得你个整体。

    所以,你常常说事只说“一个面”。

    这就造成——

    引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者存疑,必须向你提出,你才翻转另面予人再看。

    接下了,就会产生两个问题——

    第一、倘若双方的位置不变,视觉不变,环境背景不变,那么,你给出的其它面又能说明什么?

    第二、你以为给出的都一样,实际各个面因为朝向的不同,所受外来光线强弱的不同,人们所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是有差别的。

    再有,因为正方体的一面着地,如果你不把这个面让人看的话,那么,不见得这个面就跟其它五个面一样,或许,最重要的就在这个面。

    所以,要认真办事的人就又得要去问你,你就又得“补充”甚至“从头说起”。双方都觉得烦。

    何不一开始就如魔方?


                                                      2014-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