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行踪(游记)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走马行踪(游记)
 

乾坤日夜浮

   发布日期:2013年08月30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岳阳的公共汽车站牌有意思,同一公交公司立的站牌,同一线路车的同一个站,在前后两个站点的站牌上,标出来的站名却不一样。起码10、15、19、22、23路,在汴河街站的牌子上标的“岳阳楼公园”,在下一个站的牌子上标的却是“岳阳楼景区”。
     去岳阳楼,第一回在“汴河街”下的车,结果到的是巴陵广场。步行到下一站“岳阳楼景区”,才真到了“岳阳楼”院围的大门口。
     再看“岳阳楼景区示意图”,终于明白“汴河街”站在“岳阳楼景区”的前端,也就是仿古“汴河街”的起点,“瞻岳楼”的所在,巴陵广场其所,而“岳阳楼公园”里面才有岳阳楼!可惜,我为时已晚——公园关门的时间是下午4点。
     好在巴陵广场一览无余洞庭湖,瞻岳楼远比次日再去的岳阳楼古朴和真正。
     “古朴”,当然是就楼的内外造型和颜色而辨。至于“真正”,则关系当前景观的岳阳楼,既不是杜甫所登的,也不是范仲淹笔下的。
     这让我将之岳阳公交站牌标的不同联到一起来想了,觉得有意思,是同一名称给出的两样。
     行旅者并不因每走错路都必埋怨。实际上走路错了,仍可以增加计划外的见识,只要不耽搁正事的时间,就没有什么不可的。

     所以,拿来前后两天拍到的洞庭湖景色,前者暮霭苍茫,后者烈日曝光,感觉大不一样。又,无碍眼的和有遮拦的,也很不相同。
     就跟相同或相似题材的文学作品,不同的人来写,以不同的体裁表达,各色的人等,各个的气韵。
     乾坤本上下,日夜自黑白。

     在南昌,背王勃的《藤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思想那王勃在名流雅士达官贵人的群落里,年青气盛,一气呵成,气吞山河;章节可见拐弯,却找不到接缝;骈体明明白白造出,偏无刀痕斧迹。也就让我理解其文之所以千古以来脍炙人口的只盛不衰了。

     到武昌,吟崔颢之《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据名家考据:“颢之游江南当在开元中”,又按崔颢是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的进士了来游武昌,那么,崔颢作《黄鹤楼》大致在他一生总共五十年的过半。难怪他思古翩然而不浮飘,说到愁处,风景还是晴川芳草,历历萋萋,不过一波如烟而已。我看这不但与之题写墙头有关,更是他中气已经稍逊了年青的写照。
     脚下的,眼前的,即《岳阳楼记》、《登岳阳楼》的岳阳楼。

     
     范仲淹写记时,已五十有七,
     文章应滕子京之邀而作。主宾同是被贬谪之人。如何借景色抒发为官的抱负,当为最斟酌。是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而盖住全篇的文采。
     我在比较《藤王阁序》与《岳阳楼记》时,顾念长江与洞庭湖中,不能不慨叹老不如少矣。

     《登岳阳楼》应当只是杜甫生平千百次“自我”中的一次,尤其“亲朋无一字”句,更透露出他埋怨的心态,在他57虚岁时的近乎无理。
     试想:人人都在兵荒马乱逃难之中,自顾都难,谁还能“字”?纵然书写有“字”,你个杜甫四处漂泊不定,又没手机的,怎么知道你在哪里,怎么发给你!
     所以啊,人到自私时,错误都怪人。两年后,他死了,没能过虚59岁的坎。

     我在岳阳楼想黄鹤楼,在黄鹤楼想滕王阁,很难有古人的心情。
     阁不时阁,楼非其楼。都水泥了,光鲜了。乾坤在日夜浮沉中变革。
     变革得机车穿梭,驳船长鸣。
     边走边想范仲淹问的两个问题:“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还有“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013-08-29
     【本篇有关】
     2013-08-13    岳阳楼记得(六十二幅) http://www.cqns1946.com/contents/13/2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