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院筛谷(披卷)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场院筛谷(披卷)
 

图谋不轨的轨迹

   发布日期:2015年03月11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陆续点击画面即可看到原尺寸清晰图文。)





在我行我素之下,真正的创意必定图谋不轨。

用风景照片作背景,烘托采来的石头,组成一种可供联想的意境,这是一种图谋。

许多展出皆有类似。





所以即使我先前做了《一揽众山》和《历炼》,把石头居中,背景空白,左面配图——这两部分没有新意,但因为右以对句,从而表达设计者的思想,赋予石头以“灵性”,所以还有个看点。

但我得意不到半天,继而开始为此作而郁闷。

因为即使为了突出主体石头,已经把它居全幅面之中部,还同时虚化作为烘托的“风景”,再又把思想的字句归缩在旁,这些顶多都只能算是借鉴、沿袭、改变,在常人的过道里走走而已。

阿聿提议我:“用古画做背景。”

我脑子里的第一直觉就是:“这是不可能协调的两码事。”

但是我说出口的却是:“我想可以。”

我乐于接受强烈刺激大脑思维神经的命题作业。

在当今,任何一个创意都无法不基于现实的已有。

我将《一揽众山》和《历炼》的风景照片换成古画。

果然就像电影《泰囧》里那叫“王宝”的角色站前面,后面的墙上糊一张《清明上河图》。

嘿嘿!倒是因为这一联想启发了我:能不能拿一幅长卷,分割成若干幅面,来衬托大小、形状、颜色都不相同的采石。





就是除夕那天,林儿驼回家来的,他称之为“质地”的大小家伙。

长卷分割片的好处在于:画风、色调都一致,不至于把本应关注石头的视线导向画幅。

然而,要等幅尺寸分割,又必然会破坏画意。

在两难的情况下,我记起古画种类里有一种叫“册页”的,类似现在我们说的“组画”,是由同一画家画的小幅作品。

很快就找到唐寅的《山水八段卷》,等幅尺寸,八张。

很好。





原作品在收藏裱褙时,有与唐寅同庚的文征明书以的“六如墨妙”卷首总题,及其拖尾撰文。都被我都去掉了。

因为,我想自己不是要去迎合唐六如唐伯虎唐寅原画和自题诗意,而是拿林儿采石其中的八块,跟这八幅画“产生关系”,激发我对二者的解读和感受,然后化感受成文句,最终赋予石头以灵性。

有灵性的,就有生命。





怎么样既表现“册页”的单幅性,又不失本“卷”的整体美感?我的“模块”应该是什么样的?

第一幅的样本,在我大脑里很难为了两天。

难为之处是怎么样合成一幅长卷,而且各幅都有文句,中间怎么样区分,又同时能“一气呵成”。

“模块”出来的同时,长卷已经我的大脑里:给文句以较小于画幅、用接近装裱绫与画面色调来作字面,然后给每一组字画镶一条细细的白边,让它们在视觉感上给出“既合又别”的映像;在每一画幅的右边再加一条深色的锦带,以界组别;最后在卷头题一幅总款名。

很好。

这样,可以说,已经脱离了正常运行的轨道。

而且,在立意上,将“自己”作为在图画里活动的今人,因而得了石头的“八个片段的故事”,又由始至终是一次完整的行旅……

相当好。





接下来,还得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单幅的文句,写什么?

律诗?

八句,即使只是五律,也有40个字,排列成 4 列,加题名,势必喧宾夺主,抢了石头的镜头。

绝句?

单幅可以。问题在于八组下来,一定因为字数和排列的少变,节奏感相同,难免给人视觉疲劳。

只有可长可短的对联,可以保持队形的不变,又有字数变化的便利。

八幅对联一律采用繁楷体,显得亲和。

其各个题名采用古名家行书,集字之。

这个问题解决的很好。

第二,卷头总款名用什么字体?

还用行书?

我自己都感觉使用过度。知道:即使再有生气的行书,也必然因一直都在用,非但不能提携以后,还给人感觉整体缺少活力。

何况,行书在气质上合适行云流水,却无法体现林儿说的石头“质地”。

最合得来石头质地的,要么魏碑体,要么隶书体。

第三,卷头总款名几个字?写什么?

我不是有篇与此相关的日志《顽石点头记》吗,那“顽石点头”吧!

立即自我否定。一是有日志,叙述前因后果,好看懂,而看卷,没了长文就只能莫名其抄。再说,怎么也不能把石头和古画、文句联系到一起。

我还是回到采石人的目的上来。

人们采石,多半因为散步、散心的顺带,并没有具体的目的。几颗石头,或好看,或奇形怪状,或因为同伴,于是带了回来,好玩,纪念,存留的,弃置的,随随便便,并不多人在意。我年轻时的,林儿现在的,都属于排忧解难之即兴。

当然,以采石谋求市场买卖的,一向也不少人热衷。

但无论是精神的消遣,还是生意的目的,总而言之都于己有利可图。

“有利可图”!

我和林儿图的是什么?

答案很简单——

“图”者,画也!

以何图之?

石也!

于是,三个字:“石可图”。

找到清人伊秉绶《中堂》隶书里的“石”字。

再找后两个字,怎么都配不好看——刻板了,没灵性。

我突然记起书家大忌的“偶有行、草同字幅可,其它不得兼。”

难道就不可以越轨吗?

我偏要来一回试试。

最后,“可”字用的是晋人王羲之《大佳忧卿帖》里的草书;“图”字用的是明人王铎《菊潭纂峨眉山纪》诗里的行书。

自我感觉良缘匹配。  

                                                                                                                         

2015-03-11


【本篇有关】

2015-02-27  林儿采石把握二联   http://www.cqns1946.com/contents/7/1270.html

2015-02-28  顽石点头记   http://www.cqns1946.com/contents/10/1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