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礼
| 发布日期:2012年01月26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
| |
辛卯年腊月没三十,照老制的“二十九当三十”,除夕就在二十九。
这天,首旧传统的人家,都有祭祖的礼仪。
按礼仪的规矩,是要贡献福礼的。
什么是福礼?
在电脑汉字的各种词语的输入法里,我尚未发现能直接出现“福礼”的。
在“百度”上搜索“福礼”,假姓杂名的不少,偏偏没个正宗的。“谷歌”也仅有一条将之链接到别处的。
由此不可见而可见正经文化消亡的一斑,尤其王八珍贵之同时,做人从忘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根本的“王八蛋”,现今已敷衍到中国大陆普遍无知的等等。
“谷歌”链接到的是“汉典”。
“汉典”不愧其名,作解如下:“祭祀所用的牲物礼品。《古今小说•任孝子烈性为神》:‘虔备三牲福礼。’《说岳全传》第三九回:‘岳飞叫人下山,拏我营中兵去,当作福礼祭旗,可恨可恼。’鲁迅《彷徨•祝福》:‘杀鸡,宰鹅,买猪肉……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
这里,我有必要特别指出的是,“汉典”所举三例皆为小说,虽然分别出自明、清、民国,但真正符合“福礼”,有别于“祭礼”的,当以鲁迅所言为正确。
鲁迅笔下也有小说反封建而故意歪曲事实之处:“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其一,福礼一般是半生不熟的,并非煮熟的,求的是“生生不息”,以合《易•升卦》“升,元亨。”倘若熟了,即无此意也。其二,贡献天地、神灵、祖宗之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无论身份贵贱,地位高低,何等家庭,经济贫富,贡献多寡,行礼者必定中规中矩,力求端庄,你想,连寡妇祥林嫂都不许传递的,岂有“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之理?
我还要说说的有三个问题:
第一, 福礼、祭礼,在物品上有什么区别吗?
回答是:在食物方面没有区别。只是因为祭祀的时间、目的的不同,应该区别称谓。
福礼,专指过年时用以祭祀天地、神灵、祖宗,祈求福佑的贡献物品。
祭礼,在过节——特别是清明节,以及先人冥寿诞日或忌日之祭祀之物。
在烧香燃烛方面也没有区别。
而区别在于焚烧冥钱、纸衣、纸被之类方面,会根据季节作些调整。现今一些专营小商小贩,常会作具体的指导。
第二, 在食物方面,一般讲究些什么?
如果按传统,当然是“三牲”。
牲,牺牲——繁体字‘犧牲’。‘牛’之偏旁,‘牛’‘生’者,活牛。‘牛’‘義(义)’者,取牛的在世温顺、勤劳、刻苦、任劳任怨,为于人类相伴地域最广泛,作用最大,最有义气的大型哺乳动物。
三牲,三头活牛。
活活屠杀它们,以分别对应天地、神灵、祖宗。
这情况到先秦东周时期,北方地区改用马、牛、羊。
清以后,普遍以羊、牛、猪。
辛亥革命以后,有羊、猪、牛的“大三牲”,鸡、鸭、鱼或鸡、鸭、兔的“小三牲”,也有鲁迅说的鸡、鹅、猪。到如今,都用鸡、鱼、猪。
民俗的变迁,似乎在此告示出物种多少、分布、价值、获取难易的简单线索。
第三,“贡献”对应“福礼”,“供奉”对应“祭品”,为什么?
二词是有差别的。
“贡献”乃朝晋之举,隆重、庄重、庄严、庄肃。
“供奉”,属日常供养,在仪的行径方面,相对于贡献要简单。
2012-01-25 壬辰年正月初三
所用插图的照片是今年我们今准备的福礼。我们家并无三牲,以老太爷、老太祖母在世时喜欢的食物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