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文摘
| 发布日期:2012年11月21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
| |
当能明白手抄书本的某些文句章节、剪报,其实就是文摘类报刊杂志的前身时,我已经不再剪报了。尤其懂得网络跟电脑,怎么个搭配着用时,手抄的那份活儿,也就剩下偶尔外出才不得已的动动,更自从懂得手机有记事本功能之后,文摘的事情就算到了头了,可以终结了,可以收摊了,可以托付了,可以买得了。
我是举行过相当隆重的剪报终结仪式的,将三万四千多张逐一剪贴平粘在64开纸上的、有用的、有趣的、分门别类过的“知识”付之一炬!那火焰的光耀持续之久——足足烧了一个小时;那好似离婚作别的心情——带着解脱的一种不幸和快感,十五年过去,都还历历在目。
如果留着,作为名人纪念馆的展品,一定能感动得了许多人,因为其中的有序,因为整体的整齐,因为男人的细心,因为专注的精神,因为不拔的毅力,因为孜孜不倦的求知行为,不是常人能做到的,不是后人肯做的。
但是,我烧了它,是因为清楚自己就只是一只非洲民间故事里的一只乌龟,天天背个篓子上山,遇到知识了,就记在树叶的面上,再往篓子里搁,回头来堆在家里的小动物。
我那时做那些剪报,真是花了不少的钱——那时钱太贵重了——,光是自己订的报纸就了好几种,每周文摘、文摘报、报刊文摘、法制文摘、健康文摘、新民晚报、北京晚报、羊城晚报,而单位的报纸一到卖废品了,就抢着跟收购的争,之后,这些报纸无一不是千窗百孔。
剪之前,要和不要都是简单看过的挑选。
然后是剪。
粘贴最是费时,包括贴好的要一小张一小张的风干,要是见了阳光,那就难免翘起。
再说,得找新闻纸作被贴的纸,才与涂抹过带水性浆糊的报纸相同纸质,缩水速度也才能相同,贴成品才好平整。
这些成事的经验正是从败事里得出的教训。
我这人倔,认定的事一定要做。
认定做剪报,能做到那么八个肥皂箱,差不多积累了六年,这是需要和兴趣的驱使;而后烧了去,也是不再需要和兴趣别样的认定。
似乎最可惜的是,那些用功所占用业余的时间,难以收复。
生命的讲述,每当说到时间时,尤其讲到耗费的那一部分,难免惋惜。我还好,觉得虽然纸质的东西没有了,知识却更多、更迅速、更完整的可以收藏在在一个小小的电脑硬盘里,检索起来也大大便捷。那些生命的时间看似化为了灰烬,但做事的求整齐、用心细、肯精神、有毅力,却成了生命活力的一大重要的特质。这不是更好吗?
事实上,在大量剪报之前,我已经开始稍有剪报,从保存下来的实物来看,始于1962年,而用笔手抄文句章节的,则可以查到1958年,我上初中一年级。
最先抄的都是诗。
第一首是《三国演义》里的:“兄弟如手足,老婆如衣服。衣破尚能补,手足断,安能续!”
第二首是《普希金诗集》里的《友谊》:“何谓友谊?/ 酒后轻易的烈焰,/ 说人坏话的自由会谈,/ 闲来无事和虚荣心的交换,/ 或者就是遮羞的情面。”
第三首是臧克家的:“伟大,伟大,/ 说顺了嘴,也不觉得肉麻,/ ……”
不知道别的同学有没有文摘的抄录,或者他们抄了些什么,而我当时之所以会去抄录,有两点是明确的,第一,感觉人家写的很有道理;第二,被印刷书的文笔之好所吸引。
应该说,在《春秋农事》六年的文字反顾和自省里,似乎方方面面都写了,对自己都做了这样和那样的解剖,但是,却因为记起那时文摘的这样抄写,突地发觉,如果从我生平思想对情谊、婚姻、政治的一贯态度的脉络发端来检查,就不得不承认就是这么样子的三首抄录,从那时起就植入了我空白的思想,并且潜藏到我思想的土壤里,以致给其上一切作物的生长以滋养。
所谓的潜意识,竟然就是这样的简单!
文摘可以删除,纸张可以烧毁,而生命态度的思想滋养即使换血可以改变性格,也无法清除。
认识并承认这份滋养的由来,虽然多灾多难,仍然不完全否定之,甚至还因为得失才有了别样的、甚至另类的、很潮的生命的体验和感悟,我有什么理由不幸而庆之呢?
2012-11-20 阳光终于灿烂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