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上点豆(杂思)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垄上点豆(杂思)
 

【辨物】火锅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22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对于我们家第五代而言,高祖母在世时用的是泥炉;曾祖父母在世时继续用泥炉,只在除夕过年和新春的元日,才使用中烟囱炭烧火锅;曾祖母过世后,曾祖父还在世的那些年,依次用过小罐装的气边炉、电磁炉;曾祖父没了之后十年,祖父怕电器产品老化,更换成2014年最新的产品,现在也老了。

我的孙子孙女可列举火锅用器,以陈述自晚清到现今朝的百十几年家史,作文或谈资。可惜,后二种他们见过实物,先二种只能就我取来的网络图片,说说:“原来还有这样的啊!”

他们称谓的高祖母,即我的祖母。他们称谓的曾祖父母,乃我的父亲和我的母亲。而作为他们的祖父,这四种火锅,我都见过。

七十三年,最亲的是泥炉,最值得怀旧的是中烟囱炭烧火锅。

比起现在通好电的,摸着面板不热,搁上不锈钢锅滚沸,四周的鱼虾螃蟹猪鸡牛羊肉红红绿绿黄黄紫紫白白蔬菜占满桌来,我心里更觉得土话的好听:“细囝玩转厝,两边手尽是土粉,还不快去洗!”

那些年,我姐帮我夹吃的。

我们的祖母看着,眯眯笑的。

我们的母亲必定要等依嫲招呼三声后,才在我们父亲的边位伴坐。

桌上的食材没两下就全都下在锅里。

热气很高。

夹起很烫。

吃的很慢。

话说很少。

味道很足……

在我拿专用的一条铁丝,往泥炉的红炭里拨弄的时候,炭火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把我逗得咔咔笑。

挨大人笑嗔的,肯定是我姐:“故意蔑舍呢看住汝弟!”

后来,我们的祖母升天了,我姐去北京上大学了,过年春节时家里就三口,冷清了许多。我的父亲和我的母亲,任由我在铜火锅的炉口里拨炭,以增添几分热闹。

炭火星有时会一下子窜起,从中间的烟囱顶撒出,我大叫:“看!嗤嗤花!”

大人们也应和:“是有点像。”

嗤嗤花,就是最小星点的烟花。

那年代,在豆腐干大小的山区县城,看电影是稀罕事,翻连环画得到小人书摊一分钱看两本的租着看,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小孩,能说“嗤嗤花”,而不至于说“老鼠尾”,已经算很聪明的啦!

“老鼠尾”,其实就是别的孩子玩过的,纸卷如鼠尾那样细长,里面填点火药的烟花条。

我的“聪明”比许多同龄人被开发的晚,长大了,延续到老了,思想里的线条却比大多数成年人敏捷,可惜常常搭错了线!拿火锅来说吧,我竟然跟孙子们说:“青铜时代,祖先铸造鼎器以烹调和储存肉食,以鼎的大小轻重分‘三六九等’,以至礼器……”

他们听得莫名其妙,以为国之尊重,总有一个上面亦铭文庄周梦蝶的。


2017-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