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上点豆(杂思)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垄上点豆(杂思)
 

【人言可煨】福州冬至

   发布日期:2015年12月23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陆续点击画面即可看到原尺寸清晰图文)



古今人居的变迁,致使福州语系流传地区的各种民俗庞杂多端,变化不怠,层出不穷。

关于冬至的“做法”和“过法”,福州语系人在闽北的、闽中的、闽东的,就差异多多。

但有三点还共属相同:

一、很重视。

二、得过“节”。

三、要食糍。

六十年代以后的后生,能知此的,都是家有长辈并还随俗的。

但欲知其所以然,就得讲究到天时、历法、食物,甚至关系到方士命理的算术。要知道个大概,非得久在民间、经阅年丰、多方学问、知书达理者而不善为。

我有七十年过冬至节的生和在,可是,将不懂事理的头七八年去掉,再又十几年漠不关心的也去掉,还得将被革命改天换地的几十年不计,见识的也就民国末到新国号起初的六七年。

现今越是不雅文化时代,逢年过节反倒多多益上了民俗讲台的看天说。

但毕竟我是过来人,感觉比江山改变更快的俗话因为与时俱进,已然附炎趋势的从利到害。

所以,天冷的当儿,围炉的时候,拿几个番薯煨在火热的草木灰下,等候熟的闲时,讲些我所见识的和究竟的“冬至”,不八经,只正儿。

先讲为什么对“冬至”会很重视。

各种历法中的农历,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又各有一个“节”、五个“气”。

所谓的“气”,就是天象所使的地气,而地气的升、起、收、藏,与日照的时长有关,即后来科学说的与地球距离太阳的近远有关。

就人皮肤的感觉而言,推及到植物中的农作物,同样有温、暖、暑、热、凉、冷、冻的分别。

古人因此关乎农牧渔业的作业过程,次序所合适的气温,做了“年”的“季”、“节气”分隔。

所谓的“节”,一是农时的关键;二是关系到祭祀天地,祈求丰收,祭祀祖宗,祈求保佑;春季的“清明”、夏季的“夏至”、秋季的“白露”、冬季的“冬至”。

从古至今,人们还发现和关注到“清明”前后、“夏至”前后的端午、“白露”附近的仲秋、“冬至”,特别多老龄人死亡。现代医学认为,之所以几乎带有规律性,一是因为气候的骤变,或是气温的起伏;二是衰弱病体的老年人更经不起突变和反复。

算命先生多以“‘冬至’也就是这一年过了”的算法,来慰安求助人的心理。当然,若按《周易》的易说,也不是不可以,因为:从冬至这天起,往后的日照时间一天比一天长,地热的底气开始从地核回升。包含冬至当天,九九八十一天过,即大地回春。

于是,人们祈天的同时祭祀神灵,好让人们过“节”——如青竹之过节的竿加长,像竹管内过节的即可通顺,显然寓意延年挺拔,坚韧益寿。

所以,竹得“高风亮节”、“竹节心虚”、“无竹不成居”,等等的美言;竹笋有“素肉”可食;再有爆竹“噼噼啪啪”声响驱鬼除秽的“作用”,都是与“过节”有关的。

既然要“过节”,光有竹是不够的,在“民以食为天”的认识之下,喫食就成最便利、最容易聚集人群、最丰俭由人的事情。

食,既然是事情,就得有明目,而最容易唤起天、地、君、臣、士、大夫、读书人和黎民百姓既分阶层,又普天同享的,便是“做节”。

在诸侯之制时期,肉食不易,王侯九鼎、卿大夫七、五鼎,士三、一鼎,而平民只能以粮食来做祭品,并为日常两餐食物。

民间最常见的祭品,就是用米面豆制品作为原材料的形态类似,如:把面馍做成动物形状,用木模将米粿压出飞禽走兽的图案;到1949年之后,更简化成在熟食上点“红丹”,以异于白事。

“喫食”,原本是动宾结构的词,现在多数被误解成双动词。但无论如何,“喫”字后来白话里作了“吃”。这一改变,又无论如何,失去了“喫食之约”的“契约”之文义,在古汉语里本都是单个字的,譬如“丐”字,到白话文时期派生出“乞丐”这个词。

所谓的“文”的“化”之进程,太多是“民以食为天”的原来。

如此究竟,感觉《字源》、《辞源》、《辞海》、《康熙字典》的意义极富。

就像在热火下的草木灰里煨番薯,到这会儿得拨拨看看,本话题是不是差不多熟了。

话回过头来,说福州语系的地方过“冬至”——“做冬节”,“过冬节”。





我活到今,七十年,第一次“考古”:福州语系独创的“米”字旁的“”字,方言语音近似“时”,却发“时”的去声,实在是有差别的;有意思的是,却完全同于普通话的“细”字音。

所以,考究它的来由:倘若从这一食物的原材料、加工程序、吃食的方法来考察,与各地普遍通言同语的“糍”几乎无异。

那,为什么福州人要别出心裁来造之?

如果沿用“糍”,以“不认得那个字,最简单就是:读偏旁的另半个字”的方法,福州“兹”字音同“书”,发普通话的“居”字音。这样一来,“吃糍”岂不与“吃书”同音!这是很糟蹋读书人的,大逆不道于儒学的!

所以,会写字的福州人以“时”代“兹”,不但有理由,而且民“俗”皆大欢喜。

现时“屌丝”一词的创造不也这样!

我不知道如果新编《辞海》,是否会收入“屌丝”,但我知道直到 1915 年《中华大字典》出来之前,收字最多的,多达 47035 个汉字的《康熙字典》里,是没有“米”字旁的“”字。

我家没《中华大字典》,想必收有 55958 个汉字的它,反正多的是方言的偏僻,应该会有这个“米”字旁的“”字。为了寻个实在,前天我花了 31 元 8 角网购了一本,本当今天到的,却要等明天。

明天到后,再补条后记吧!

看来皇帝还是“满”意在于严肃的。

想想,假如当前或者以后新编《辞海》不收“屌丝”,将来《现代汉语词典》改编就难说了,原因也简单:在垃圾场叫“收纳场”的时代,与“米时”俱进,也将是非物质遗产。

再拨一拨火下草木灰里的番薯,嘿,一会儿就可以熟啦!

还得说“米时”——就是“糍”吧。

我呀呀学语的那时,民国还在大陆,福州方言的童谣,迄今我还会唱——

“搓糍自搓搓,依嫲疼依哥,

依哥讨老嫲,依弟单身哥。”

依嫲,奶奶。

老嫲,老婆。

单身哥,单身汉。

童谣的简单在于口语的传唱甚易,俗可意会,雅值商讨。

商讨?

是的——

祖母为什么对大小孙子多未能平等疼爱呢,一则长孙生时,祖母尚年轻,亲自抱怀,同床共被,日久天长;二则次孙及其再后来的,多半一个比一个都要比老大调皮,“讨人嫌”;三则按长幼秩序,哥哥先讨老婆,祖母可得四代同堂。

这最后一则,太重要了,关系到传宗接代的妇道人家天使生命。

因为老大讨老婆,聘礼啊,婚事啊,很容易就把全家的储蓄都花光。若是姻亲双方家庭都有男女同龄未婚和待聘的,常有“姑换嫂”的,但童谣里的这家,全是男孩的,没女孩可换,所以弟弟就只好单身咯!而结束句的“单身”,恰又文学的首尾呼应法地回照了“自搓”。

短短五言绝句式的这童谣,里面竟然有着家庭、宗法、生育、常理、人伦、经济、能力,等等的潜台词!当然啰,不是我还咿咿呀呀就晓得的。

前两天,收到一首当代小屁孩的齐唱福州话儿歌《搓‘米时’》,还是五言,总共四段,一十六句,反复唱两遍,前后三分五十一秒

再要忍气吞声会憋死在冬至,非气得血压飚高不可,我不甘愿,于是仰天长啸:“依嫲的依嫲的依嫲呀!老子我一句没听懂啊!”

福州俗话:“食芋傻,食番薯聪明。”

今天,问自己:还是福州人吗?


2015-12-23  乙未年冬至次日


【2015-12-24  后记】





《中华大字典》买来,确实存在“米”字旁的“時”字。

据此,证实了我昨天写出的推断,这个字同“糍”字。此外,还让我知道“糍”的另一同字“餈”。

虽然此版本是 2015 年 6 月第一版,与 1915 年版的重名,但还真收有 57470 个汉字,比民国出的源本又增加了 1512 个,也可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