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十三四岁开始,直到六十三四岁,我隔个若干年就有一阵要自杀的念头。有两三次念头不但多日拂之不去,相反日复一日强烈到连死的方法细节都具体了,情绪的压力几近极端,人要崩溃过去,到最终倒都缓过神来。
具体的为什么要去死,我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能记得的也就最后一次的大概:感觉活的太累,太没意思,继续下去,会更累,内心将无法承受得起被心累的极端痛苦。
2012 年9 月11 日,《人民网》赫然发布标题“调查显示64.86 % 的人有自杀念头”的报道。这一数据的提供来自《家庭医生在线》。文章既没说明调查的样本和取样的来源,也未列出接受调查的总人数。我感觉,若不是记者缺失社会调查专业的知识,便是这一调查本身不具有社会学社会调查的科学性和严肃意义。
但是,即使把这一数据想象成16.2 % ——约其原数字的四分之一,并想象成很有可能的话,那也足以让人不寒而栗。
好在,到现在我还活着。
人们几乎每天都能从不同的渠道获悉有人自杀身亡的讯息。可惜,我们太少能了解到另一些想过自杀而又不自杀者的那“一个”转折点。
我到现在还没有实施过自杀,回顾以往,好像并没有“那‘一个’转折点”,而是我个性中的坚强一直处于顽固的程度,又在常识上还能晓得“情绪”总是亢奋于一时间一时段,而不是一贯的“态度”。
我想象,当一个人的情绪转变成态度之后,抑郁即到了无可救的地步,那就大有可能一步自绝。
但前几天—— 6 月 9 日,新华社记者报道发生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一农户家中,4 个留守的兄妹——最大的13岁,最小的5 岁,一起喝农药自杀!
如果说2012 年贵州毕节市城区有5 个男童被发现死于一垃圾箱内,警方调查结果是为避寒躲进垃圾箱,烤火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身亡,那么,我想象:那次事件的可悲在于贫苦,在于辍学,在于无知,在于求生,而这一次的惨剧则是在学,哥哥有生死之知的同在之日求同死!
我无法想象,一个年少的可爱的和足以让人爱的孩子,竟然已经具有由情绪转变而成态度的行为,并使他的三个妹妹一致!
死神啊,如果我的要自杀,是出于一种无奈于太过硬命而实则脆弱的话,你何必要去迷惑那五个不曾想死的孩子,置他们于死地!你又怎么能狠得下心来,眼睁睁地看着这四兄妹寻死在多么的稚嫩!
假如,那五个孩子得救,我想象他们以后宁可冻死,也不那样烤火。但是,谁又能保证他们他们从此有了如何窒息自杀的知识呢!
假如,这四个兄妹得救,我想象他们或许从此都不再选择自杀。
可是,“得救”并不是他们自己在自杀过程中的自觉中止——不是“‘一个’转折点”!
我想象,如果当第一个孩子准备喝农药的那瞬间,有一阵狗叫,有一只鸟鸣,有一群青蛙大声鼓噪……其中,有一个妹妹哭说:“我要妈妈……”
万籁俱寂!
安静终止在他们听不到任何声音之后。
2015-06-13
【本篇有关】
2012-09-11 人民网:调查显示 64.86 % 的人有自杀念头
http://www.051jk.com/xinwen/show/62290.html
2015-06-11 新京报 贵州毕节 4 名留守儿童疑喝农药身亡
http://news.sina.com.cn/c/2015-06-11/023931936832.shtml
2015-06-11 中国青年网 盘点:贵州毕节留守儿童之殇
http://news.youth.cn/sh/201506/t20150611_6739768.htm?_wv=5
2015-06-13 北京晨报 贵州毕节自杀儿童遗书曝光 5 名责任人被处理
http://news.youth.cn/sh/201506/t20150613_67472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