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上点豆(杂思)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垄上点豆(杂思)
 

【人言可煨】御宅族的说

   发布日期:2008年03月21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1982年,日本动画片《超时空要塞》开始放映,很得日本青年喜欢。片中的主要角色相互不按传统称谓“××君”,而以“おた”(日语发音OTA)直呼。
     “お”(日语发音O),日文汉字写作“御”,意思相当于汉文的“贵”,表示对对方人的尊敬或对物的敬重。例如“御健康”、“御茶”。
     “た”(日语发音TA),日文汉字写作“宅”,意思与汉文同。
     这样说来“おた(“御宅)”一词,直意便是中文文言的“贵府”,汉语白话的“您家”。
     很快,“おた”的直呼语,就在社会流行开来。
     1983年,有位日本的著名社会评论分析人,中森明夫,在一种漫画月刊上开辟《“おたく”研究》专栏,连载文章。“おたく”(日语发音OTAKU),汉字“御宅族”初次正式使用。用来称谓一类社会的非正式族群。犹如先前有的“单身贵族”。
     中森当年评论指向那些动画、漫画、电玩游戏的狂热研究者。以动画、漫画、电玩游戏的英文Animation、Comic、Game的每个单词的字头缩写为ACG,所以,一开始“御宅族”指的就只是“动漫一族中狂热于动漫的一切细微枝节研究的人”这一族群。应该说,最初这个词是带有贬义的。
     随着动画、漫画和电子游戏的发展,成为日本的非常重要的经济产业和文化产业,“御宅族”也在不断地扩充它统称的人群,人群的年龄从青年蔓延到少年,甚至儿童,例如很突出青春角色的美少女动画、漫画和电子游戏。
     到本世纪,用动画、漫画、电子游戏喂养大的,感化成青年男男女女的日本“80后”中,“御宅族”已成为相当的大众。
     “御宅族”的人,多少都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一、所处的环境。他们天天在住宅里,几乎不出门,完全封闭在“宅”的自己的世界中。与外界的联系,大多通过某种特别媒介,例如购物通过网络,信息获得借助电视,从而辅助自己的日常生活。
     二、所好的事物。对於自己沉迷的事物,例如动漫画、游戏等,为此收集作品的映射光碟,购买其配乐CD,阅读杂志上的相关资讯,在经济上,在时间上,都有超常的投资、努力;每天不断收集相关的资讯,用电脑保存,或者用大脑牢记。因此,对所沉迷於某种事物的知性,会不断地精进,几乎会达到无所不知的程度。
     三、生活的态度。对自己沉迷事物之外的,一概没有兴趣,不会主动去接触其他的事物。衣食住行随便,很容易满足自己的生活,还觉得自己每天过得很有意义。
     四、从事的职业。对职业的选择崇尚自由,最好是在“宅“:里完成,例如通过网络接到工作单,在自己家里完成的建筑装潢设计、平面广告、动画创作、文案写作,网站建设等等,几乎都是他们的首选。
     五、人际的交往。不怎么与现实中的人们打交道,但很能在网上与人交流,他们不容易在现实中结交朋友,但网络朋友,包括异性的,却可能很多;即使网络异性朋友,却一般不容易有真实的浪漫的恋爱,尤其都是“宅”的“男宅”、“女宅”。 “男宅”、“女宅”,他们都有相当的自我表现欲,表现在网路的论坛、BBS,甚至同人之类的管道中,相互会将各自收集来加以解读的资讯,或脑子里成形的知识,发表出来,和大家讨论,共同分享。
     有人认为,在“映射资讯全数爆发”的21世纪,“御宅族”站在视觉进化先端的族群。这是对有“御宅王(日语发音OTAKING)”之称的冈田斗司夫给予“御宅族”的定义进行的纠正。
     冈田认为,“御宅族”是“在这个被称为‘映像资讯全数爆发’的21世纪,为了适应这个映像资讯的世界而产生的新类型人种,换言之,就是对映像的感受性极端进化的人种。”
     我想,冈田根本没有生物学领域的遗传常识,否则,他就不会使用“人种”这个名词;而且,他没有搜寻社会学领域的参考资料,如果有,那么,他应该懂得使用“人群”、“族群”的概念;甚至,我认为,冈田连日本语也没有认真学习的兴趣,要不,怎么会混淆“人种”与“人群”、“族群”的在基本意义呢?
     所以纠正“人种”为“人群”、“族群”后,冈田的说法为我们归纳出的检测“御宅族”三个“定义”,是很有意义的:
     一、是有着高度搜寻本领域和跨领域参考资料能力的人。
     二、拥有对映射资讯爆发的适应力,对映射创作者所提示的暗号,一个也不漏的加以解读与研究的自觉。
     三、永不满足的进取心和自我表现欲。
     应该说,日本这个国家首先在世界上出现“御宅族”,是理所当然的。
     社会的压力、群体的压力,从上幼稚园到中小学,每个孩子就有“自己的团体”归属和可靠(日文汉字写作“依赖”)的需求。到大学,到工作的会社,每个人都竭力不被自己所属的团体弃离。为了避免自己与他人有所不同,所以同一群体的人,通常会做同一种的事情。
     因此,即使有着人类共同的青春期的叛逆,日本青年也以“群”为“依赖”。例如,我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看到的,七八九辆的高级摩托车以最快的速度,深更半夜,电闪雷鸣飞驰在东京都的大道上。这是日文汉字写作“暴走族”的。“走”,正是古汉语的“奔”、“跑”。如此的狂奔,是一种解压的宣泄。
     被我们翻译成“卡拉OK”的自助式唱歌,也产生于这个国家。理由也是解压的宣泄。年龄则不限青年,几乎满足了整个日本社会成年人的需求。
     这样的解压宣泄,都基于科技的产品商业化和个人经济收入的富裕。日本有这样的实力。
     “御宅族”也同样是基于科技的产品商业化和个人经济收入的富裕。CD、VCD、DVD、H-DVD、MP3、MP4、……激光音像光碟的配套产品层出不穷接踵而至精益求精更新换代地上世,推荐着、吸引着、满足着、勾引着这个族群的人们。
     “80后”、“90后”的日本人群,青春期不得不接受国民这个最大“族”、大和这个最大人种的传统文化的制约,又在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自由经济大潮中感受竞争,在充足的物质基础和经济保障之前提下,回避这双重压力的最好的生活、工作、娱乐为一体的方式是什么呢?“御宅族”应运而生了。
     我们中国现在也有“御宅族”,“御男”和“御女”也都出现在电视节目上。我认识的几位年纪在26到41岁的朋友,他们就是这样的,他们不一定很有钱,他们的性格也不是都内向,他们的生活也都井井有条,他们所兴趣的、所知的真是非凡,他们的头脑特别聪明,他们的为人特别友善,他们的工作都与电脑有关。
     有人如果向我的家人提出一个问题“谁是御宅族的?说!”
     在我们家,有“打工族”,有“醋溜族”,有“乐活族”,有“飘族”, 有“股票族”,但是,没有“哈试族”,没有“哈韩族”,没有“哈日族”,没有“追星族”,没有“月光足”, 没有“汽车族”,绝对不可能有“辣奢族”。
     我退休前逐渐积累起的兴趣、作息、习惯,退休后,已经可以算是御宅族,初级的。
     这里,我还想罗嗦这么几句。
     有中国专家认为“御宅族指热衷於动画、漫画及游戏等次文化的人。”
     我必须指出,这有二个错误。一是将动画、漫画及游戏列为“次文化”,说明其人的文化意识没有时代发展观;二是由一而导致的,即对“御宅族”人的歧视。
     我可以这样大胆地说:其言论者是不学“‘映像资讯全数爆发’的21世纪”应知知识的术者,简言之“不学无术而又自以为是的不懂当代文化的文化人”。
     这种人类似《阳光宅男》歌词的写手,歌是唱给追星族的,也是一类型的文化。

                                       2008-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