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插秧(书信)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梯田插秧(书信)
 

您说的让我想起这么两个人

   发布日期:2011年07月24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某某居士如晤:
      在我惊讶自己的电邮里出现一位陌生人信件的同时,也为大和尚对我的信心而感动,他会将我的电子信箱告诉您,自然是您的陈情使他发慈悲心的。
      应该确实说明的是,我并不懂佛教,也不明白佛教的修行方式方法的真谛,甚至,我是个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一个乐于阅读的人,一个兴趣阅读基本佛教常识的人。对于许多世事人情,因为效仿了点佛理,自己也才有所放下和舍弃。
      您来信所说的家庭关系,婚姻的、子女的,可以想象身在其中各人的心情。您提出了许多的“为什么”。真的,我没有能力来帮助解释。但是,让我想到两个人,一个是事业大成就,而家庭关系被他搞得非常特别糟糕的季羡林(1911-2009),一个是戒成法师(1895-1979)。
      季羡林是何人,就不必多言了,而他的家庭关系,和他母亲的,和他发妻的,和他儿子的,甚至和他“秘书”的,和他“北大”的,在他死后,在世时的错综复杂藤蔓纠葛,如何了不得的不得了。难道还有哪家哪人的麻烦名声和事业成就能同时与之相等?季羡林在家庭问题上,是恶还是善?至少他是非常特别的失败者。
      这个人物自称:“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他的在佛学方面被誉为“是国内外为数很少的真正能运用原始佛典进行研究的佛教学学者,把研究印度中世语言的变化规律和研究佛教历史结合起来,寻出主要佛教经典的产生、演变、流传过程,借以确定佛教重要派别的产生、流传过程。”应该肯定,他的事业获得了现世报。
      而他的家庭关系、婚姻关系、父子关系,甚至不是家庭成员的“关系”,虽然他自己不说,但是他的发妻有发声,他的儿子有著述,而且有官司。有没有造成他的痛苦,是不是他的心病,他自己不说,而且他已经死了,再也不能说了,所以,随同他的死去,只有他自己知道的一切,都火化了。
      能获得季羡林这样家事、国事、天下事,皆得现世报的,我不知有几人。
      您觉得自己似乎有,又似乎没有得到现世报,于是困惑。
      倘若按照佛教因果报应所详细解释的,那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一定就是现世报,可能是来世报,可以转给别人,所以,一个善者的所行,可能其所得的报是恶的,同样,一个恶者的所行,可能其所得的报是善的。似乎这很辨证,但在讲究现实的,以现报认证的人看来,或不信,或无奈,或以为诡辩。
      您的问题,我不好说什么,只是如果对照季羡林,还有哪个不是小巫见大巫的?我们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您说的,还让我想起的另一人是戒成法师。这个人俗名李来鹏,青海省湟中县人,出身是清末的贡生,1934年他三十九岁在银川承天寺剃度,法名广悟,解放后任至甘肃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关于他,并不关他的什么家庭、婚姻等事的,而是关于他学佛禅修与虚云禅师的一次交往,应该对您我都能有所启发。
      这人剃度后,到福州鼓山佛学院就读,恰是虚云上座回到他七十年前出家的鼓山寺探视,并在寺中讲经,受国民政府闽省主席杨树庄,及前主席方声涛,率官绅恳切劝请,留为了鼓山寺主持,经过数年努力弘发、传戒、修缮寺院、整顿佛学院,鼓山寺理有了头绪之际。
      其时还是沙弥的广悟,有一次竟然敢跟虚云上座相谈起了禅理,竟然口若悬河,竟然机语不让。
      虚云却道:“您乃学语之流,口头禅而已,只骗瞎眼汉。不信您我同坐一时,始见真实功夫。”
      虚云盘腿一坐就是七天,而这广悟则妄念波腾,加以八识田中有漏种子发现,到此全不得力,连半日也坐不住,自愧向来所学之禅全不济事。
      等到虚云上座起定了,广悟问师:“汝在定中,为了有知耶?为无知耶?若有知者,不名为定;若言无知,自是枯定,所谓死水不藏龙。”
      虚云回应道:“须知禅定一法,原不以定为究竟,只求明悟心地。若是真疑现前,其心自静。以疑情不断故,不是无知;以无妄想故,不是有知。又虽无妄想之知,乃至针杪堕地皆知之,但以疑情得力故,不起分别;虽不分别,以有疑情不断故,不是枯定;虽不是枯定,仍是功用路途中事,非为究竟。又此七日,只是觉得一弹指顷,一落分别,便起定也。须以此疑情,疑至极处,一日因缘时至,打破疑团,摸著自家鼻孔,方为道契无生。”
      这段记述,见于我《虚云法师法语  参禅法要》一书末的附页。此书书店不见有卖,是师父悟智老和尚赠了我的。当时读之,就颇感不止有益于禅修,还启示了我的心事,放的下和放不下,真放下还是口上说而已,如何身体力行于处理错综关系呢!今抄录于此,作为回信内容之一,目的也在禅定之外。
      总结一下,这二人,都是光说不修的。不修则不善行,哪怕说的再好,还不是一团乱麻缠身,还不是于之亲密的人皆分崩离析了,剩下个孤家寡人!
      所以,我学点佛理,自己修行,至于能解脱到什么个地步,不关紧要,只求脱一件轻松一点的舒服。
      阿弥陀佛!顺致六安!

                                            拾穗 
                                                           2011-07-24   广州天河

    【备注】
    关于季羡林,可以参看其子季承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25778305  务必注意的是,在父亲不语和不能语之后,儿子的这些是一面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