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插秧(书信)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梯田插秧(书信)
 

少时书是父老来书当子

   发布日期:2010年01月18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辅韵妹夫:
      08年与你同席,敞怀痛饮,你酒我茶,尽兴而别。这一去,就通了三回电话,时有回味所谈。今邮寄去你让我留意的《陈伯达最后的口述》一本,还有《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记实》上、下篇两本。
      这二种书,正版都在香港。前者由星克尔出版公司2007年出版,后者天地图书出版。有人常来常往香港,我不想因为这“禁的”给人家过海关时带来麻烦,就自己一直往地摊上找寻。昨夜,我上超市购物时,终于在路边书贩的三轮车前问着。那书贩见是熟人,才肯出手将深藏的拿将出来。开头三本出价80,我说要“两套”,还价100,他死活不卖,好说歹说,他让我多买一本其它的,我看实在没什么好挑的,就接过他推荐的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共付出110。
      买了来七本书后,给你三本,我自己四本。
      龙应台的作品,早前看过三种,虽然不能说不好看,但后面还是没再看了,跟香水不能说不香一样,人各有喜欢不喜欢那味道的呢。《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因为是“搭配”来的,我到现在,二十六个小时过去,一点也没想去惹它。倒是犹豫过,想一并寄给你,又恐怕被你笑话我老牛吃嫩草。虽然,这老男人我的这读者无有与那著名台湾女作家的干系,但的确,比较起你点名要的那二种,女性的轻巧无可比拟于他们的沉重。
      《陈伯达最后的口述》我昨夜临睡前一口气把末篇看完。好看。很值得你我这样那个时代过来人一看。今天下午,我又读了《前言》。好看。有必要完整地看看读读。
      网上出现的“2004年”“阳光环球有限公司出版”的,从封面封底的印刷色彩质量来看,也是盗版。我扫过一眼,没去看简介,以为“陈晓农”不过是个写报告文学的作者,其姓名后的“编纂”二字,更让我不屑。你想,这“编”的“纂”的何来历史事件的真实。
      经妹夫你那么一要,我才感到它的可能重要。
      果然。
      《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记实》,作为资料,里面的表格、数据平常百姓何处来悉!饿死三千六百万人,这个数据,好象有位农业科学家的特大名人曾说过差不多的数据,引得网上有不少争议,也有说死亡人口只有一千多万等等。我知道有这么一本书,是从凤凰卫视《读书八分钟》节目里知道的。曾经在东街口的小地摊书贩子那包里看到,二本一定要价100。我实在舍不得。这一拖就拖到昨天,之前再也没见着了。

      棣妹说,你比我还显老。但是,她哪晓得这一年来我老的加速度。
      头发白了,胡茬白了。自己觉得许多事既时不我待,又力不从心。儿孙们不在家,语无对象,言载博客,寒热自理,也是日月。好在,我平日不戴老花镜,眼睛看书时精气神皆自如。或书案,或被窝,或候车,或坐厕,有书看,有文读,就不寂寞,不觉冷,不孤单,不知臭。这应该是少年时怕读书,不愿意读书的老来相反。小时我的父亲站在面前,一问起我的读书成绩,我的心里就怕,就发憷。
      这种怕,绝无要离开的意思,因为,离开父亲怎么生活?没有书读,会是什么小孩?因此,怕带了必要而又在某一事某一时间的非本来意愿之心理。
      而现在,年节回来的我的孩子们,站到我的面前都已高大,他们不再怕我。更多的是他们不在家的这日常,书则成了孩子。捧起来的掌上亲情,放下去的爱不释手。
      棣妹说,你俩口子年青时连脸都没红过一回的,老来,孩子们出去了,反而时不时也不知怎么地就拌起嘴来。我说过她,得好好看看你,向你学着点,把书当成儿女,就不会无事生非跟你找茬了。
      我说呀,你收到三本书后,给她轮着看。回头想想,那年月肚子怎么的饿,家人怎么样挨斗,还有什么好争对错、好吵好坏的?
      妹夫从电子邮件传来的书法,写的已有苏轼的气色,画的小品已经真正是文人的笔墨。
      我给你个题目“五车书万里路三尺剑一张琴”,大小二尺半见方,画好了寄给我,作我日后小书房的壁挂。磨墨人,自然我指定要棣妹的。
      08年那次见面,曾听妹夫你说过,你小时候最怕令尊大人罚你写小楷五百,大楷八十的,直到令尊令堂过后,你年过六旬,子女不在身边了,聊以把笔,才觉严慈的亲爱与亲爱予以的严慈。
      我刚才说了“少时书是父,老来书当子”,这“书”对于你,还有笔墨纸砚的意义,不是?
      邮包里还有一小袋老家的土茶。茶示母女乎?书如父子也。
      祝
安好

                                              三哥
                                               2010-01-16 夜

      【备注】因茶树种下后不可移动,否则,不能存活,故产茶地区旧民俗有出嫁女儿时,娘家陪嫁物中有一盆茶树,以示“不二嫁”。 又因茶水视着透明,闻来清香,饮后甘润,故凡有人客至,主妇主人必先以之待客,以寓家有贤良女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