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厝旧瓦(照片)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厝旧瓦(照片)
 

尚可看见的2014年8月3日(35 片)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23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01



昨天写了阿聿的母亲终于决定把老家的房屋拆了,在原宅基地上盖座新楼。

阿聿的母亲真心实意要我过去,到乡下玩玩,再看看以后再也看不到的老房。

我是零六年的清明节前去了的,参观过那已经被各色楼房三面包围的单层土屋。

我不敢在人家大忙,自己都得到亲戚那里借居的时候,去增加他们的麻烦,就没走那一趟。

拆房的日子选定在2014 年的8 3 日,农历甲午年的七月初八。

阿聿虽然当时得和兄弟们一起做事,但还是听了我的叮嘱,抢拍了几小段录像,当天就传给了我。

我一直保存着。

我是有过经验和感受的:摄影的照片或者录象,即拍即看,关注点都在拍得的效果和人物上不上相;只有搁下,随着时间的流逝,空间的变化,人物的另样,我们才觉得到保存它的意义。

http://www.cqns1946.com/contents/7/6822.html “鸡公碟”,我写了那房屋所剩的唯一器皿。今天,再从当场的录象里,剪裁出些画面,以志情怀。




02



七月酷暑,卯时之末、辰时之前,一家三代以及本族亲人来到这里。

荒草丛生的生命之绿,与方块土坯的干黄、剥落殆尽的面墙粉白,还有伤筋露骨的龙脊瓦黑,结构成岁月的反差。

但是,它们是自在的,是安逸的。



03


走到正面,看到家门,谁的内心不顿生波澜?

有的,这就是第三代的小屁孩们。他们不晓得过去,他们只憧憬以后。

母亲完全能够记得起,她是怎么样被迎娶进这道双开门的。



04



母亲记起几次重修这里的破墙漏屋之场景。一定会在心里说:“他们的爸爸,那时候,做的最苦咯!”




05



她还能记得,她是怎么样上了锁,抱着长子,跟随着丈夫从这里出发,背井离乡进县城的。




06




就跟农家“成双成对”的理想一样,房屋只要是对称的,即使它多么的矮小,多么的简陋,多么的贫困,都仍然会让自家的人,自然而然地享受着平衡的安稳。




07



儿子们里,只有长子是在这里出生的,在这里受到哺育的。

\



08



这最后一次的开门,对于阿东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家庭历史的使命。




09



我听到一个弟弟的声音:“要注意!不会塌下来吧?”




10



门户!

兄弟们小时候多少次的回到这个家!

进进出出!

欢欢喜喜!

蹦蹦跳跳!




11



一束灼热的阳光比谁都快地冲了进门!




12



阿东看到的!

妈妈看到的!

一家大小看到的!

家徒四壁么?不!还有父亲在死守这个家!是他双手建起的家!他和他的爱妻相濡以沫共同造就的家!




13



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禀告父亲:“这个屋,今天,现在……”




14



瞻仰。

追思。

沉默。

十几秒的时间,却穿越了父亲的大半生!母亲全身心的陪伴!弟弟们全体生命的血脉!




15



我想,如果我在场,一定会落泪的。

谁不为此感怀?感念?感伤?感慨?




16



阿东去取下父亲遗像的那一瞬间,他的内心一定有喊:“爸爸……”




17




18



这里剩余的坛坛罐罐缸缸钵钵,也就即移走。

里面看是空的。

尽管束之高阁。

只有妈妈能如数家珍,心知肚明里面盛满了他夫妻俩的往事、生活、感情、劳作、辛酸和愿望。




19



妈妈说:“最完好的就剩这一屋角了。”




20



没有了窗门的窗口,阳光和空气自由地出入。




21



蜘蛛是很富同情心的,很想网住一些记忆,纵然飞尘也好。




22




23




24



床,是唯一的一件当年的家具。

再也没人要了。

当柴烧吧!

那床架上以前有顶蚊帐。




25




26



那些年,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哀伤,今天的此刻,怎么竟然还想再发作,再来一回啊!




27




28




29


这间左外屋做过厨房,后来专门改做堆放茅柴的地方。




30




31



右外屋是厨房,灶台已经没了,墙上被乌烟薰黑的,告示出当年的稀粥清气,难得的第三百六十五天的年味。



32




33




34




35




那些存在的日日夜夜,竟然在一个日夜里推倒了!夷平了!不复再在了……



2017-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