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拾果(学问)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菩提拾果(学问)
 

关于“放下”的答应

   发布日期:2013年06月03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这篇所整理的对话,是5月2日登门不全寺,与不全上人长谈中的一段。
  
                                  2013-06-02 ~ 06-03

      【不全】如此听来,居士已敬而远之佛教。在下看来,居士因此更超脱,是好事。
      【拾穗】阿弥陀佛!上人所言,弟子感觉似是而非。
      【不全】哦!怎么讲?请细说。
      【拾穗】弟子刚才所叙,报予上人的,是确实的事:三两年前看佛教书的兴趣,现在蔫了。久已不登寺院了。敬而远之的,是当前的佛教。
      上人独自这里,虽说是“不全寺“,其实不过三间俗人废弃的房舍,既不念经,又不接受香客,一尊如来空置,一个您自在,几畦菜地一床榻,如此而已,不也是敬而远之了俗不可耐的佛教实体吗?
      弟子仰慕上人,就因为的这点。
      弟子敬仰的开悟师父悟智,高僧亦是四壁空空,连香火都不燃点的。
      如此的超脱,才是佛祖的般若。
      上人说弟子的超脱,说好事。弟子一来本无宗教的信仰;二来学佛,学的是佛祖的哲思,知的是佛教的仪轨和因缘,高僧大德的修身养性;当然希望能够有所放下,有所超脱,才便利将来的好了。
      【不全】阿弥陀佛!居士说的在理。
      居士现在放下的如何?
      【拾穗】大部分的累赘都放下了,还是有几件人、事放下,但还回头捡起,再放下,又捡起,反复不舍的。
      【不全】阿弥陀佛!真是很难。到今,在下出家单身了几十年,也还有念念不忘的俗世之缘,恐怕到死都会在脑海里沉浮不定。好在这些反而更加坚定了这样的超脱。
      居士本身是菩萨,智者,学术之人,对“放下”的感悟,定当比我们这些不是之人,要快捷的多。
      【拾穗】阿弥陀佛!不敢!
      实不隐瞒,弟子曾经痛苦、寻佛、见佛、皈依、学问,到来敬而远之,最使我感动的,引导我进步的,是那些真信徒对佛的虔诚,西域藏传佛教徒的顶礼膜拜感动和引导过我;然而,让我敬而远之当代我能见到的佛教寺院的,除头人以佛教的名义,道貌岸然,口是心非,招摇撞骗,行为敛财圈地贪婪,男盗女娼,不堪入目,还有一方面是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即:越愚昧的人越虔诚。我可以这样直言不讳地说,包括许多方丈在内,真了解佛祖原始思想的,能安静下身,干净着心的人,在当代寺院的众僧里,少而又罕。
      再有一方面是,在认真仔细阅读过十三经以后,再看别的几些经文,我感觉,恐怕万卷不离其宗,无超越者。所以,就将学佛的事,不再作为当前的主要和重要。
      【不全】阿弥陀佛!以在下之见,这是对的,也容易在实际做得到。不像血缘、亲缘、情缘的心理作用 ,那样根深蒂固。
      【拾穗】是的。上人说到心理,弟子曾经就“放下”,在心理学里找过解释。
      【不全】哦。请说说。
      【拾穗】回上人:美国有一心理学家,创造了一个心理学的术语,叫“盲视背叛”。
      相对地,弟子感觉“盲视背叛”和佛教说的“放下”比较接近。弟子从中得到些启发。
      所谓的“盲视背叛”,指的是“用不看,或者视而不见的‘看不见’,来取代看见,企图逃避现实,代替解决。它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人、事、物,所作出心理反应的表象。”
      这样一理论起来,好复杂。
      话简单来说:“眼不见为净”、“鸵鸟政策”就是“盲视背叛”。
      “盲视”的理解,应该不难。关键要弄懂为什么会扯到“背叛”。
      原来,研究者发现:背叛者都是你最信任的人。因为你的信任,他才有背叛你的“资格”和“资本”。
      这让我想到几乎所有案件的破获,突破口都是犯罪嫌疑人最亲近的人,尤其是男人的女人。也让我想起“仆人眼里无领袖”的千真万确。
      研究者还发现:许多人明明已经发现,或者确凿知道背叛者的行径,但仍希望他“不再重犯”,相信他“怎么样也不至于太离谱”。结果,悲剧、惨剧、等等意料到意料不到的结局发生了。
      研究者分析:“许多人无法正视亲密爱人的背叛,是因为那些人对他们来说‘很重要’。一个鲜明的真相之所以无法被触及,并不是因为你没有‘看见’它,而是你要‘承认’他,需要花很大的勇气──甚至,在这个承认之后,你可能会失去更多东西。”
      我将心理学上的“盲视背叛”,与佛教说的“放下”联系起来,是因为感觉到,放下、放不下,或者说舍得、舍不得,我们在做掂量、斟酌、权衡时,事实是心理学说到的重要、很重要、不重要;看见、正视和承认的抉择。
      也就是说,或者起码我自己是这样——所有我已经放得下的、放下了的,都是我经过掂量、斟酌、权衡之后,判定它们,或已不重要了,或我已经深知继续拿着不放,必将负担越来越沉重,麻烦越来越多,弊大于利,甚至相当危险。相反,我会依然怀揣不放的,必是我还抱有一线希望的。
      【不全】居士的联想和类比,可以启发 在下。在下会再思考的。
      【拾穗】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