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自在(修持)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三门自在(修持)
 

绘画原理参悟

   发布日期:2014年12月25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我的认为是:既然有照相机了,再要买画挂画的人无非附庸风雅,而绘画也就只是作为一种传统技艺,被保留和传承,跟有工业纺织机以后,尚有少量手工织布,具同样的意义。

尤其,我看到过,油画家照着摄影作品——人物的、风景的,在亚麻布上涂抹色彩。

曾经在不同场合,对不同画类的,盛名的、知名的、无名的画家、画匠,不下十位,提到过我的这一感想。

他们都很客气地回答我,但没有一人说的能让我认为是载道之理。

以我处世的经验,自知:得遇高人方有解,但不知何日可遇,在未遇之前,只能自己去参,以为悟之。

继续我的喜欢看画,读画;就搜集网络所得的数百上千件绘画作品,来参,来感受。

能感觉有不同,朦朦胧胧的,譬如:摄影的写实,绘画的虚实;摄影的整体性,绘画的立意点。

即使渐渐地有了几点感想,但零碎、啰嗦,不能一语中的。

前些时,将来四幅秋菊的小照,各有一题。

那照片注重到:主体占幅面面的比例、位置、花型、叶片的走向、色、彩、色调、光线、明暗对比度、焦点、虚化部分,等等。

再怎么着,“它”就是“一整幅”。

再要割舍、添加,都必然破坏了“它”原本的天然。

我归结它们为“写实主义”的。甚至现实到有叶边衰败的片,有点花朵凋敝的瓣,有些不上镜的枝,都在着——照相机无法不拍它——不拍它,那就拍不了主体。

所以,有时候,拿文字来补摄影的拙——顺其是相,而文化之。





近三四天,把玩张大千有人物的水墨山水画,我又哼哼几句。

当然,与以前许多类似的旧画今题一样,在动笔之前,对着每幅画,我都至少看上一二小时,想了大半天,甚至一二天。

青年时,从师学绘画时,我听画家讲过水墨画的构图布局有个法则,说是“空能走马,密不穿针”。

我是因此读画时,就密处“看人事”,在空白“会情意”的。所以,眼观墨之五色,心领纸的宣言,黑白素养,修身养性。

从二十四五岁到六十八九,我这四十多年的看画、读画,没啥长进,突地因为张大千的这么四幅立轴,顿悟出——

画者以“视而不画,无视而画”之“浪漫主义”,呈现其取舍“欲望”的结局。


201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