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自在(修持)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三门自在(修持)
 

谈何容易视死如归

   发布日期:2012年05月13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今天谈三个死人。
      王孝和。
      林文栋。
      锺春桃。
      从他们对死的态度给我留下的印象谈起,主要还是谈由此想到的自己,总有一天必须面对的死,我又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态度。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司马迁把各色人等的死,绝对地两极分化了。这是不正确的。
      毛泽东为之加了两个相对的前提,并没有根本修正司马迁的偏见,终究还是忽略了绝大部分为人处事中间的人。
      王孝和是革命的共产党员,被国民政府以“共匪”的罪名,以“戡乱”的名义“正法”了。国民党视之是“轻于鸿毛”的,共产党则说是王孝和“被国民党反对派杀害了”,是“为正义的革命事业牺牲了”的,是“重于泰山”的。
      林文栋因劫杀法官罪被处决的。法官是共产党政权的。吃饭、屙屎的事,如果都按毛泽东“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的办法来办,究竟要不要办,难道也是对立的吗?究竟是“泰山”还是“鸿毛”,还须要掂量吗?
      锺春桃是老来得病,先中风,有了好转,又中风,好些子了,再得肺炎,救治无效,终寿。桃姐既没泰山重,也不是鸿毛轻,她就老人家一身,大概六十来斤的实秤。
      所以,各用一句表明这三个人的死因,就不纠缠其轻重。

     
      我感觉这三个人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能视死如归。
      人生我第一次读到“视死如归”这个成语,是在《不死的王孝和》的书里的。我家现在还存有一本。以前的封面和插图都是画的。现在从网络上找到的照片,王孝和确实面带笑容,但比起林文栋的笑,却显得有点勉为其难。尤其是他高呼的口号,表现了他对主义的坚定信仰和为目的奋斗的宁死不屈,就是到阴曹地府也是要革命的,要打倒国民党的。所以,如果将王孝和面对死亡的态度,一定要好心地说成是视死如归,岂不恶劣地断送了他的革命前途?
      林文栋的笑,明朗,爽快,自然,丝毫没有要造作的心意。没有其他公开的报道材料介绍他从事的职业、家庭、接受的教育、一向的为人处事和性格等等,只说了他实施犯罪的对象和原因,以及犯罪过程,还有他21岁的年龄。我不能断定他是否在加入过共产主义少年先锋队之后,还有没有其它的政治属性,然而我断定他没有任何宗教的信仰。他应该是晓得“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说法,或者,他认为“死了就死了,我本来就不想活着”……我们无从了解他那笑容的内在思想。可是,我却不得不承认,他的表现让我第一次看到当代中国的人世间有一个视死如归到如此鲜活的人。
      归,是回去原来处。“视死如归”成语的“归”,其语义的意识来源是佛教的“六轮回”说。按照这一教义,林文栋死后归到六轮回的最恶道,投胎不了,要去做鬼。然而,林文栋没有宗教的信仰,更不知道佛教的教义,那么只能依照“信则有,不信则无”的普世认为,林文栋死了,也就死了。他视死如归了?不,他无从归处!


      桃姐,锺春桃,一个在一户人家当了一辈子佣人的老妇,没有明显的宗教意识,也不曾有过任何的顶礼膜拜,却在她雇主家的大少爷为她找来基督教牧师,为之康复做祈祷时,跟随着,附和了最后的“阿门!”
      桃姐伺候过老太爷的中风,知道什么是死亡的来临。大少爷是她一手宠爱大的,她懂得什么是生命的降临。从自己被送进养老院的第一天开始,就不止看到一位院友的离去,她预知她自己亦必将如是。她提到过她在所的费用应该归由香港政府来负责,她默认自己终身未婚别无亲眷的单独,她得意大少爷从“不是我妈”到“是我干妈”的渐变。即使桃姐有准备于死亡,然而她视死如归了吗?故事似是,而其实非。

     
      去年之前,我一向忌讳自言已“老”,尽管皈依佛祖,但我坚决不信“六轮回”说的前世、今世和来世的因缘会是事实。
      我只是重在今世的生、活、作、为。
      我怕突然死去。
      我的怕死,不是怕死的归处如何,而是现世我有一些应该和可以做完的事情,没有完成。
      所以,我佩服,我羡慕,我欣赏那灰暗中带着蜡黄的,却灿烂得别无邪恶的笑容。
      我的手微微颤抖,因为一个人的“死”,谈何容易!
 
                                   2012-05-11          广州